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四章 三法之争(八)(3/5)

关键还有相当一大部分官员在暗中拱火。

这怎么谈得成,只能忍着痛苦继续打下去。

“诸位下午好。”

张斐来到庭台上,又看向助审席上面的百姓,“诸位助审员中午休息的怎么样?”

“非常好!非常好!”

“多谢张庭长的盛情款待。”

“哎呦!咱其实都有些不好意思。”

这二十个人笑得是嘴都合不拢,他们是安排在皇庭里面用餐,并且在湖边休息,这绝对是他们人生中吃最美味的一顿,事先他们可从未想到,当这助审员有这么多优待。

当然,他们并没有想到,皇庭这么安排,也是担心有人与他们暗通款曲,左右他们的判决。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毕竟是我请你们来帮忙的。”

与助审团交谈少许,张斐又向范镇、李敏等人道:“如果控辩双方都已经准备好了,那我们可以继续审理。”

双方都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那就开始吧。”

张斐轻轻敲了一下木槌。

接下来是由范镇传召证人,是一位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的老者。

许芷倩立刻将此人的资料悄悄递给张斐。

此人名叫陆晓生,也是进士出身,曾礼部担任官职,但对当官没什么兴趣,四十岁就致仕回乡,为人非常正直,没有什么污点。

范镇问道:“陆先生,听说在此次以宗法约定利息中,其中这一分五的利息,就是陆先生你定的。”

“是的,这是老拙建议的。”

陆晓生点点头。

范镇又继续问道:“为何定在一分五?”

陆晓生道:“首先,是因为老拙的乡里一直以来就是规定一分五的息。”

范镇问道:“敢问陆先生你的家乡是在?”

陆晓生道:“河东县隐泉乡。”

范镇点点头,又问道:“为何贵乡会有此规定?”

陆晓生道:“因为我们乡的宗法中是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惠及乡民,同时乡里长老见到许多乡村因为高利贷,而导致大量的乡民逃亡,为求乡里保持人丁兴旺,同时执行好宗法,故而规定借贷乡民,只能放一分五的利息。”

“原来如此。”

范镇点点头,又拿起一份文案来,向张斐道:“张庭长,这是有关隐泉乡低息放贷的具体证据,足以证明,这一分五的息其实早就存在的,而并非是大家特地想来针对青苗法的。”

“呈上。”

张斐看过之后,稍稍点了下头,又道:“范先生可继续询问。”

“是。”

范镇又道:“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

陆晓生点点头,道:“还有就是,虽然目前各乡村是高利贷泛滥,但多半都是集中青黄不接和天灾之时,平时乡里放贷,其实也就是一分五到两分,约定这个利息,我觉得大家都还是能接受的。”

范镇问道:“平时乡里放贷,就只有一分五和两分?”

陆晓生点点头道:“一分五和两分也能得不少钱,你若不借,自有别人会借。而在天灾之时,借钱的人变多了,一些大地主就会坐地起价,趁火打劫。”

其实民间交易,不管是借钱,还是交易,都还是会遵循一个市场规则,平时百姓缺点钱,但又不是那种救命钱,这一分五息,到处都是。

不可能说,我借个应个小急,去借百分之两百的利息。

而富户也是图钱,所以他也知道,平时利息太高,百姓也不会来借。

百姓和地主之间还是有一个博弈的,只是说如果遇到天灾,那普通百姓就完全没有应对能力,这才给了那些地主可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