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借兵(4/5)
想到这里,杜飞靠在椅子上长出了一口气。&am;lt;/&am;gt;>
本来以为这次搞到了美地的好东西,结果却差强人意。&am;lt;/&am;gt;>
如果解决不了集成电路,最后绕来绕去还得去搞稣鹅的 “圣杯'导弹。相比起来,仿制的难度肯定会低很多。&am;lt;/&am;gt;>
杜飞忽然想到了一个词—体系桎梏。&am;lt;/&am;gt;>
按道理来说仿制t62坦克的难度要远高于肩扛式防空导弹。但在&am;lt;/&am;gt;>
杜飞这里,仿制坦克反而没觉着特别难。&am;lt;/&am;gt;>
虽然偶尔遇到问题,但只要投入时间和人力物力,总是能解决的。&am;lt;/&am;gt;>
反而 “红眼睛'导弹,外壳一拆开,看见里边的集成块就直接抓瞎了。想了几分钟,杜飞索性把防空导弹放到一边。&am;lt;/&am;gt;>
这几天他一直在关注这南洋的动静,却始终没有任何消息。直至晚上快下班了,桌上的电话忽然响起来。&am;lt;/&am;gt;>
杜飞伸手抓过来 “喂”了一声。&am;lt;/&am;gt;>
电话是杨厂长从天津打来: “喂,经理,已经上船了······您放心,我都盯着,万无一失··哈西姆带人从力比亚回来,最大的任务就是把那八枚东风—1导弹运回去。&am;lt;/&am;gt;>
自打那天见面后,次日哈西姆就带着一位年轻的稣鹅专家跑到仓库去看导弹。&am;lt;/&am;gt;>
当天杜飞也在,看着那位名叫 “瓦西里”的稣鹅专家把一枚导弹的维修口拆开,手里拿手电,一边看里边,一边跟手里的图纸仔细对照。&am;lt;/&am;gt;>
杜飞瞥了一眼,那是一张东风—1的原型,稣鹅—2型导弹的图纸。不知从哪儿搞来的,早已发黄破旧,一看就不完整。&am;lt;/&am;gt;>
瓦西里很认真,骑在导弹上面,足足看了半个多小时。&am;lt;/&am;gt;>
下来之后,哈西姆立即用俄语问道: “瓦西里同志,怎么样?”瓦西里大概三十五六岁,高鼻大眼,身材很高,算是个美男子。&am;lt;/&am;gt;>
他推了一下眼睛,看了看旁边的杜飞,居然用普通话道: “杜飞同志,你们的导弹非常不错,至少我看到的这部分没有任何问题。”&am;lt;/&am;gt;>
杜飞微微诧异。&am;lt;/&am;gt;>
导弹当然不会有问题,他惊讶的是瓦西里的普通话说这么好。&am;lt;/&am;gt;>
看出他奇怪,瓦西里笑着道: “我1954年来到种花,58年年底离开的,一直在沈洋工作。”杜飞恍然大悟,难怪听着有点大碴子味儿。&am;lt;/&am;gt;>
立即伸出手,再次郑重握手: “瓦西里同志,非常感谢您曾经的无私帮助。”瓦西里苦笑着摇摇头: “我也没想到,有一天还能回到这里。”&am;lt;/&am;gt;>
哈西姆有些着急。&am;lt;/&am;gt;>
他听不懂,不知道杜飞跟瓦西里在说什么,两人忽然相谈甚欢起来。生怕导弹有问题,连忙插嘴询问。&am;lt;/&am;gt;>
得知不是导弹的事,这才松一口气,开始讨论下一步运输的问题。这种一枚就二十多米厂,一般运输船根本没有这么大货仓。&am;lt;/&am;gt;>
还得混装其他货物,把导弹覆盖住。一次性运走不太可能,风险又大。&am;lt;/&am;gt;>
最终确定,分批次走,由哈西姆安排船只。用的是一家咿朗船务公司的货轮。&am;lt;/&am;gt;>
这时候还是巴列维王朝,跟美地和西方的关系不错。&am;lt;/&am;gt;>
使用他们的船只能免去不少麻烦。&am;lt;/&am;gt;>
哈西姆财大气粗,直接租了两艘船,每艘船装运两枚导弹。运回去了,再回来跑一趟。&am;lt;/&am;gt;>
也算一种分担风险办法。&am;lt;/&am;gt;>
即使真出了意外,不至于被一锅端了。&am;lt;/&am;gt;>
商定了大方向后,具体事宜杜飞都交给杨厂长负责。他自个却在下班后来到了瓦西里下他的宾馆。&am;lt;/&am;gt;>
“咚咚咚~”&am;lt;/&am;gt;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