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40章 中华蓑衣(2/3)

树上生火和防火的方法。

她冒着雨水冲出去,在附近转悠一圈,找来了很多碎石块。

杨毅也跟出去帮忙。

一会工夫,两个人一身雨水,总算在第一层树洞,堆起了一个石头灶台。

有了石头灶台,在上面生火,就不容易引发火灾。

他们上层的树洞里,藏着大量的干草和树枝,就弄下来,作为燃烧材料。

小可恨一看他们还需要干草,就又出动了,一趟一趟不断跑出去搜刮。

整片丛林里,不时响起小动物们愤怒的哀嚎。

杨毅和荙莎都懂钻木取火,他们的打火机已经废了,太阳没出来之前,根本无法晒干使用。

杨毅用军刀,削出了木钻和砧板,荙莎徒手,搓出了麻绳。

两个人合作,一会工夫,就完成了钻木去火,树洞里有了火焰。

担心引发火灾,不敢让火焰太旺盛,他们只能控制篝火的大小。

兽皮衣服、背包,全都拿出来烘烤。

终于,他们有了干燥的衣服可以穿,身上不再那么寒冷。

可是这个样子,他们还是无法上路。

“我们一出去,衣服又湿了!”荙莎有些无奈。

“放心!相信你老公!我教你一个绝活,做蓑衣!”杨毅笑了。

他们缥缈仙境时,杨语柔就带头做过蓑衣,不过那时为了赶时间,做的都很粗糙,用不了一两个小时,衣服就开始漏雨。

一般情况下,手工做一件标准的蓑衣,需要两三天时间。

杨毅是经验丰富的手艺人,这辈子就靠双手谋幸福。

他估算着,如果两人分工合作,昼夜赶工,一天时间,勉强能够完成。

外面的丛林,有大量的棕榈树,正是做蓑衣的最佳材料。

不过这是一个艰苦的工作。

杨毅第一个出去,他把衣服都脱了,就拿着一把军刀,还有一个野人遗落的石斧,就冲入了雨中。

做蓑衣的主要材料是棕树皮,要把树皮里面的树棕,处理成棕绒,再将棕绒搓成棕线,再将棕线编织成棕绳。

冒着冰冷的雨水,杨毅冲了出去,找到一棵棕榈树,爬了上去。

砍下一批棕树皮,他再狂奔回来。

他一回到山洞,荙莎就赶紧拿出一块兽皮,擦干净他身上的雨水,再让他在篝火旁取暖,顺便把树皮烤干。

紧接着,荙莎也含羞脱去衣服,冲入了风雨中。

两个人就这样拼命劳作,消耗了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搜集了一树洞的树皮。

后面就是最难的步骤,处理加工棕绒。

杨毅将树的硬皮去掉,留下柔软的棕绒部分,这时他们就需要抓棕。

抓棕是用一个铁爪,反复拉扯,将树棕抓成柔软蓬松的絮状。

他们没有铁爪,试着用野人留下的石斧和骨刀来处理,发现效果非常缓慢。

这样下去,几天也弄不完。

这一下,杨毅傻了眼,发现自己牛吹大了。

两个人正一筹莫展,一旁的小可恨巴巴走了过来,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在树棕上来回拉扯,很快就挠成了絮状。

“我去!小可恨,你太可爱了!”杨毅大笑出来。

松鼠的爪子无比锋利,比铁爪还好用。

一看这个,小狐狸不干了,它的爪子也很锋利啊!

两个小家伙冲上来帮忙,一通疯狂的抓挠,大批的棕绒出来了,比人工的效果还要好。

解决了这个大难题,制作进度瞬间提速。

轮到搓线和编绳,杨毅和荙莎都是高手,两个人比拼上了,他们一人一摞,看谁弄出来的多,弄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