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5章 二桃杀三士(3/9)

矛盾没个解决了。

本身就是被领导说合着,已经没有了以前的信任和默契,就像两口子打架,现在突然出来一群人说一方骂了另一方,这还了得?!

所以,杨凤山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他将要面临二选一的问题了。

要么给生产管理处和设计处大换血,将不服管的干部进行调整和打散处理。

要不就是在即将到来的年中工作会议上进行分工调整。

无论是选哪个,都会对当前的轧钢厂生产工作和整体和谐的环境造成损伤,更会对当前稳定的正治生态造成影响。

杨凤山想过后勤处会出事,想过保卫处会出事,就是没想过他的大本营会出事,还一出事就是全军覆没。

通过昨天同邝玉生和夏中全的谈话中了解到,这两名干部的思想都受到了某些人的影响,有朝实用主义方向发展的倾向。

更注重把实证主义功利化,强调生活、行动和效果,经验和实在归结为行动的效果,知识归结为行动的工具,真理归结为有用、效用、或行动的成功。

实用主义的要义体现在:认识的任务,是认识行动的效果,从而为行动提供信念。

也就是说,杨凤山现在看到的,两个处室,甚至是更多处室的负责人,通过同某些人的聚会和谈话中有了这方面的思考和正治倾向。

他们关注行动是否能带来某种实际的效果,也就是关注直接的效用、利益。

简单来说就是,有用即是真理,无用即为狗屁。

杨凤山知道,这理论不要太李学武。

他和杨元松聊过李学武的正治思想和倾向,得出的结论就是,李学武并不靠向任何一边,完全就是实用论实践者。

杨凤山也是搞了多年组织工作的人了,自然清楚厂里群众更多的是唯主义者,而他所在的组织是讲究唯主义的。

那么在两个主义之间就会有一个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是根本性的,是不可融合的。

但现在就有一股思想在调和两者关于科学和生活等对立的理论。

这股思想并不拘泥于亚里士多德的主语-谓语的逻辑形式,而是试图改变思维方式,为思维活动建立一种新的逻辑框架。

这种思维方式不是就概念本身而论概念,而是探究它会产生什么效果。

实用主义方法反对首先设定最先存在的事物、原则或范畴,它只关注最后的事物。

说起来很复杂,但总结起来很简单,就是以人为本。

做这件事开始前,要先考虑几方当事人的诉求,以实际出发,协调和调整相关的方式方法,进而达到妥协后的产物。

这么一说杨凤山也清楚,其实就是机关里的生存法则,更是机关里做事的潜规则。

虽然这些规则都是存在的,也是有存在的必要的。

但是,这怎么能作为一种思想放到正面来呢,这是不能说的,也是不提倡的。

现在讲究的是……

轧钢厂出现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杨元松同杨凤山也讨论过,并不能因为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的出现而做出定论。

要反思在当前的组织工作中是否有漏洞,是否有工作没有做到位。

比如宣传,比如管理,比如学习和监督。

这也为轧钢厂办公会议,以及谠委接下来的工作做了方向性的定义。

这种思想是根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处理这件事的前提是要解决表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