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30章 一家人(3/10)

不会出现动乱现象。

而现在有了对比和劳动券,这些改犯们再也没了无所事事的恐慌和自暴自弃的厌世情绪。

黄干还打算跟老彪子说,把香烟和糖引进来,加大劳动券的消耗。

一旦劳动券的消耗加大,这些人的劳动强度和主观意识也会变得更强大。

生活丰富了,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与其他人形成对比,就会更加的认真负责,不愿意犯错误。

刘光福就是这样,九点正是他卖力踩缝纫机的时候。

上午他的精神集中,凭借着年轻眼力好,体力足,手麻利,比旁人要多出干两成的工件。

流水线上下来的服装样式都有固定的缝纫规则,不用他们去想合不合适,只要按照规则去做就是了。

刘光福神情认真,脚下的飞轮踩得直冒火性子,弯着腰,目光盯着针口,都不用刹车,手里的衣服一拧劲就能换了切口。

这是他独创的“飞针”技巧,事后只需要将中间连起来的线剪断就是了,不用重新抬针、压针换切口,能省不少时间。

尤其是脚下的踏板,停下再转起来中间还有加速的过程,凭白的耽误了工时,有这个时间他都能再缝一件了。

他们现在缝纫的服装其实他也认识,就是以前他穿过的那种板绿,以及海魂衫训练服。

以前他不知道这些服装都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是怎么缝的,现在他清楚了。

很清楚,闭着眼睛都能缝出来。

因为神经高度紧张,有的时候他做梦都在缝这些他已经没资格穿的衣服,眼泪都会把枕头打湿。

这里的服装厂不是很大,但产品生产效率很高,一般不会变换生产样式,就是为了让他们熟悉了这种工作程序。

他跟同监室的人聊过,这里还生产六五式冬装制服,帽子、皮鞋、布鞋等等。

他还见着过样式新颖、设计独特的服装,有白衬衫、黑裤子、藏青夹克、呢子大衣,以及四季运动套装。

这些服装样子在老师傅的工作间墙上挂着,生产也是由老师傅教出来的第一批技术工人来负责制作。

他们有专门的工作车间,一车间,里面还有技术好的皮匠。

这些人的手艺更好,负责的衣服样式也不论工件计算劳动券,而是按照品质和手艺,由老师傅划考核。

刘光福猜测这些衣服是给某些干部们制备的,因为他看见仓库盒子里的皮鞋了,皮匠那边负责的还有皮手套、皮腰带、皮包什么的。

这些东西明显不是给一般人用的,至少他看见的那件呢子大衣不是给普通人穿的。

他这么努力就是想获得老师傅的认可,得以调进一车间,不用这么辛苦就能拿到劳动券了。

当然了,就以他的速度和技术,如果调进一车间,能卷到前面去,甚至把这些人都卷死。

人为的考核永远比计件劳动要更容易获得奖励。

他现在就想获得更多的劳动券,好在这里获得体面的生活。

是的,就是体面。

在他看来,自己大口吃着窝头和炒白菜的时候就比那些喝菜汤的人幸福,自己在车间里踩缝纫机的时候就比那些摔泥巴的人体面。

以前是个什么生活他忘记了,好像真的很遥远了,遥远到他都没时间去怀念和思考。

除了刚进来时父母的探望,这几个月都没再见父母过来了,他也不知道外面怎么样了,变革的事业是否还在如火如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