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6章 朱皇帝废丞相(1/2)

李善长脸色惨白坐在家里,周围已经是一片狼藉,院里的哭声此起彼伏。

有人偷偷给他送信:长公主临安公主进宫为驸马李祺求情,将近一天后,又面如死灰的离开。而且,临安公主被罚在家禁足,不得外出。

李善长感受到了李家的破灭,苍老许多。坐在椅子上,身子佝偻着,无比凄惨。谁也不会想到,这是曾经的当朝国公,这是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善长。

咚咚咚~

又是一阵敲门声,李善长敏锐的竖起耳朵,他害怕了。双手不住的颤抖,额头冒出细汗。这个时候,除了自己的线人,能来自己家的怕是只有锦衣卫了。

敲门声让院子里的哭声更大了,谁都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是怎样的。老仆战战兢兢的前去开门,又看到那身飞鱼服,吓的瘫在地上。

宋忠绕开院子里的人,径直走进里屋,他知道李善长这一天都呆在这里。

“韩国公,皇爷来了。”宋忠扔下一句话,转身离去。

李善长一个激灵,脑袋竖了起来,眼睛里放着精光。赶忙站起,小跑来到院里,看到了那个曾经的上位,现在的皇上。

“罪臣,李善长,叩见皇上,叩见上位。”李善长噗通跪在地上。

朱元璋缓步至李善长的面前,看着眼前这个自己曾经的战友,这个被自己称为汉初萧何的开国功臣。

“你,老了。这大白头。”朱元璋淡淡的说道。

“臣虽老,但上位一声令下,李善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说完,李善长又重重的磕了三个头,杂乱的白发下,额头上的丝丝血迹十分显眼。quai.c0m

朱元璋动了动喉咙,没再说话。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就只是这样相互看着对方。

“咱最亲近的还是你,除了最先跟着咱的徐达,汤和。剩下就属你了。没你,咱得不到天下。”

李善长闻言,跪在地上号啕大哭,哽咽的说道,“当年蒙上位不弃,做了义军,打天下。如今天下太平,百废待兴,老臣却猪油蒙了心,老臣糊涂啊!”

朱元璋突然大怒,不断在李善长面前走来走去。

“现在说糊涂了,你收买宫人,结党营私的时候怎么不说糊涂了,你独掌朝政的时候怎么不说糊涂了。你李善长比咱还能耐,中书省丞相胡惟庸都是你的人。”

“就连现在,咱罚你不得外出,不得会客。你还是不老实,竟然偷偷监视咱。”

说着,宋忠押来一个人。李善长一看,脸色大变,这人就是他在宫中的那个线人。

说着说着,朱元璋语气好了些,“你的功劳,咱都记得,忘不掉。韩国公的牌子,还给你。中书省的位子,卸了吧。咱打算撤了中书省,废丞相。”

“还有你儿子,皇后求情。锦衣卫放出来了,现在关在刑部大牢。过些日子,三司会审,该咋样就咋样。”

说完,朱元璋头也不回的径直离开。

李善长愣在原地,脑子里都是朱元璋要裁撤中书省,废丞相。他一下子反应过来,想劝谏朱元璋,却已经不见了人影。

洪武十三年,十二月初六

朱元璋下令裁撤中书省,废左右丞相位。权归六部,事无巨细,皆要上报。凡都察院各级监察御史,为耳目风纪,大事奏裁,小事立断。

这道旨意将都察院左都御史刘伯温的地位,抬到了顶峰。乍看之下,都察院成了权力最大的部门,而刘伯温也成了没有实权的“丞相”。

户部尚书左青十分开心,户部最近风头正盛。皇上对户部可以说是委以重任,命户部研究新政的推行。

自诩为浙党的他,也因为刘伯温地位的提高,而沾沾自喜。不光光是他,整个浙党都是一片欢声笑语,弹冠相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