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70章 屯田之害,在于士族(2)(1/2)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封建王朝,历朝历代,这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几乎所有的皇帝,都认为天下土地和百姓,都是他们的私有财产。

即便爱民如子的朱元璋,也是这样认为的。

他们总在自以为的合理的分配土地,自以为合理的在分配地权。殊不知,久而久之,官逼则民反。

“皇爷,该用膳了。”

朱元璋还在思考,毛镶冷不丁的说了一句。

朱元璋点点头,满脑子都还是地的问题。

事实,确实就如陈则武所说的那样。屯田,一定逃脱不了被商人士族所把控的命运。

朱元璋原先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觉得。因为他觉得,没人敢这么做。

从他的手里抢权力,无异于找死。

可是,现在朱元璋想明白了。终有一天,他会龙御归天。那么,后世之君,还会有像他这样的魄力吗。

他是开国之君,可以无所顾忌。

但是,他的子子孙孙们,却要有很多的顾忌。

“先用膳吧,今日你就在咱这儿。”朱元璋指了指满桌子的菜。

本来,他是要让朱允熥过来吃的。可是,照现在的情形来看,只能便宜陈则武了。

朱元璋举起银筷子,还没有伸进盘子里就又去问陈则武,“崇祯,就没有意识到,士族之害吗。咱记得,他说百官误他。难不成,真的临死前,他才醒悟。若是如此看来,也是个昏君。”

崇祯昏吗,陈则武的答案至少是否定的。

充其量来说,崇祯是一个庸君。不敢做事,没有魄力的庸君。

如果放在太平年代,崇祯做的,反而不会比明朝很多皇帝要差。错就错在,明末那个需要杀伐果断的皇帝的时代,却出现了崇祯这样优柔寡断的皇帝。

“崇祯十四年,崇祯在接见孙传庭时,说了这句话:全天下之事,既明矣。若乃东林党人,能为国事,朕亦不至于此难。”

“其实那个时候,还不算晚。只要,崇祯只要杀伐果断,罢黜朝中的东林党人。可是,崇祯不仅没这么做,还把兵权给了东林党人。”新

对崇祯,陈则武更多的只是同情。一个从来没有接受过帝王系统教育的藩王,做成这样,似乎已经不错了。

但用人不当,再加上真的无人可用。因此,也可以说,崇祯只是加速了明末的困局,咎由自取罢了。

酒杯中的清酒,泛出酒花。似乎,朱元璋并没有心思去喝这杯美酒。

那么长时间以来,陈则武和他说的最多的就是,明亡于士族,亡于耕地。

朱元璋也确实可以看到,陈则武一直在这方面去努力。可,人性就是,朱元璋更愿意去相信自己的决定。

“因此,你是要咱,否了夏元吉。”朱元璋淡淡的开口。

陈则武轻轻点头,没有说话。

“你知道,皇上为何要召见夏元吉吗。”朱元璋再问。

这一次,陈则武选择了摇头。

朱元璋盯着陈则武的眼睛,“因为,你所做的事情,全都是为了天下万民,为了大明朝。却没有一点,是为了皇上。这么久了,皇上一直在按你的想法去治国。朝廷压力,都是皇上他在替你扛着。”

“即便如此,他却看不到丝毫的进展。咱知道,你在做事。所以,咱从来没苛责过你。可是皇上,他却看不到结果。他看到的,只是你在不停的用钱,不停的施政。”

朱元璋又笑了笑,“他是咱儿子,咱了解他。皇上一直在放着你去做事,可是夏元吉,让皇上害怕了。他不想看到,第二个陈则武的出现。”

“你,明白吗。”

确实,朱标从夏元吉的身上,看到了陈则武的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