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17章 迷茫(1/2)

过了瓜州渡,顺着运河一直往北,便是淮安府。

从淮安府的清江码头上岸,再往西,就是进了凤阳。这虽然有些绕路,但这走的都是官道。

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陈则武刚从淮安府出去,淮安府知府丁真来到城外送行。朱允熥是君,丁真是臣。臣送君,理所当然。

往西走了不到一个时辰,丁真还没来得及回城,就又来了一队人。

说是一队人,其实也就只有三个。

最前面的夏元吉,骑着高大的马,手里拿着朱标的圣旨。

这匹马,是夏元吉奉了朱标的旨意,特地从御马监挑选的一匹高大又温顺的马。

而这匹温顺的马,一路上也十分的不老实,几次差点把夏元吉从马上掀下来。

“大人,您看。”丁真的随从远远的瞧见,用手指了指。

丁真驻足看了一会儿,无奈的摇摇头,“得,朝廷又来人了。送走了储秀兵,又来了张坤申。”

储秀兵和张坤申两人都是武周时期的御史,储秀兵前脚刚刚封赏了一个官员,张坤申后脚就又把那人抓进大牢。

丁真站在路边,静静的等待。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纠结地方势力意图叛变为由,废除了宰相制度。同时,还大力推行对地方官员制度的改革。

巡抚制,就是以此为雏形。

在洪武二十六年时,第一次出现了巡抚这个词。朱元璋命朱标,巡抚西安。

在此之前,也经常会有中央的官员被派去地方进行巡视。再将巡视的结果,报告中央。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巡抚”,权力远没有后世来的大。

“在下南书房阅示大臣,钦命扬州、淮安二府巡检使,夏元吉。”见到丁真,夏元吉下马行礼。

丁真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是夏大人,久仰久仰,失敬失敬。”

事实上,丁真从来没听说过夏元吉的名字。只不过,从最近的朝廷文书来看,似乎确实有了一个后生,进了权力中枢南书房。

“想来就是他了。”丁真暗暗点头。

“夏大人,您请。”

夏元吉把手上的缰绳扔给随从,和丁真两人走在前头。

“丁大人,在下奉皇上旨意,特来查淮安、扬州两府百姓拒征徭役一事。”夏元吉直接说出此行的目的。

丁真放慢脚步,面带疑惑,“拒征徭役一事,户部的陈大人已经……”

还没说完,丁真的手腕,就被夏元吉握住。

心头一惊,丁真抬头去看夏元吉。而后者,却是满脸的笑意,“丁大人,您说错了。户部陈大人查过了,可在下,却什么也没查过。”

说着,夏元吉还亮出手上的圣旨,“我是钦命,而陈大人,却是职责所在。”

丁真脸色变了变,嘴唇也有些发干。

钦命不说,就是奉旨来的。而陈则武是职责所在,这句话不假,却极具攻击性。

这么看来,夏元吉此行,就会有两种情况。

一,是为了查百姓拒徭一事。

二,是为了查陈则武职责之内的事。

不过,丁真却是笑了笑,“既然夏大人是奉旨前来的,那下官自然也不能耽误了夏大人。只是,下官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您请说。”夏元吉知道丁真想要说什么。

丁真故作神秘,“昨日,太子殿下下榻淮安府。今日,殿下又是刚刚离开,去了中都。无论你要做什么,莫要惊了殿下。不然,你我都担待不起。”

这回,轮到丁真握着夏元吉的手腕了。

夏元吉似乎毫不在意,两人一前一后的进了淮安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