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5章 全行业衰落(2/3)

不用等到几十年以后,再过几年,萧白记得大概是1996年吧,一群主要的西方国家将会签署“瓦森纳协议”,其宗旨就是联手搞对我国的技术封锁。    至于近年来名存实亡的“巴统委员会”,不说也罢,那同样是一个曾经对我大搞技术封锁的组织。    只是到了8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才大幅放宽了有关的技术出口。    但很快还会有“瓦森纳协议”在后面等着呢。    王成祥看到萧白一直沉默不语,似乎在思考什么,随后又加了一句:“小萧,我在这里说一句不客气的话,国内电子行业最多三年,就会全军覆没。”    王成祥语出惊人。    但萧白知道对方说的是对的。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除了军事领域,国内电子行业会受到严重的冲击。像我们国家最早造出离子注入机的魔都电子元器件五厂,产品曾经大量出口,到了九十年代初期也破产倒闭了。    “王教授,我同意你的观点。现在全行业为什么会烂到了现在这个程度?我认为‘拨改贷’起了很坏的作用。    “拨改贷”本身没毛病,可企业没有了拨款,在承担银行利息的同时,还要全额上缴利润,那不是和开玩笑一样吗?”    半天没吱声的马晓初,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萧白一听就明白了,企业自负盈亏搞成了一个四不像,这么一搞,企业就等于彻底失去了造血的机能,你不跨谁跨?    但这些事,他也操不了心,多说无益。    王成祥似乎看穿了萧白的心态,就耐心的说道:    “小萧,你是不是以为这些事和你没关系?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按照目前的趋势下去,咱们辛辛苦苦培养了30年的人才队伍,很快就会出现断层。    到了那时,你到哪里去找合适的人才呢?”    人才断层的确很可怕,本来国内的电子工业(包括集成电路),远超韩国和宝岛。    也就是从80年代开始,韩国和宝岛在老美的支持下,开始进军集成电路产业。后来的结果就是,几十年以后,国内被人家压着打,几乎没有多少还手之力。    这一瞬间,萧白甚至都有了一时的冲动,想把当下国内集成电路方面的优秀人才,都集中在自己的麾下。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王教授,我还是那句话,我们公司对于人才的渴求是无止尽的。李总,马工,在这里我想邀请二位加盟我们的公司,不知意下如何?”    萧白强行把一些负面情绪甩了出去,主动开口邀请李东和马晓初到友达微电子任职。    这时,王成祥也笑了:“你们两个就是矫情,还非得人家小萧主动开口呀?”    李东嘿嘿一笑,很有些厚颜无耻味道:“那不一样,人家萧董主动开口邀请,咱也能卖个好价钱不是?”    马晓初不禁低下了头,真想说一句:“这人谁呀?我可不认识。”    萧白被李东逗得乐不可支,他很清楚,对方是想调解一下气氛。之前大家的谈话,的确是有些影响心情。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王教授,我们公司现在主攻模拟。我们的设计研发部分成了两个小组,组专门搞电源管理,组专门搞信号链。    另外,我们的生技部还需要搞工艺方面的人才。谁认识这方面的人才,都可以介绍过来。”    萧白没有能力拯救一个行业,甚至没有能力拯救一家大厂。但他可以收拢一些流失的技术人才为我所用,这其实也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饭局结束以后,李东和马晓初打车走了,他两人说明天会到友达微电子公司报到。    萧白一直把王成祥送回宾馆,他才回到家中。    翌日。    天刚亮,萧白就从睡梦中醒来。他下意识的伸手往旁边一摸,自然是摸了个空。    愣了好一会,他才彻底的清醒过来,不禁哑然失笑。    小玲妹子已经回星城了,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