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728章 山雨欲来,国产化替代之路(3/4)

作陡然加速,但距离萧白的期望,还有相当的差距。    此时的魏建军,已经带领团队彻底拿下了28nm制程节点,并经过试生产的验证,良品率等指标非常优秀。    “萧董,我这边准备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入28nm制程量产阶段。但是,我们订购的多台28nm光刻机,对方说要延迟一年交货。”    就当萧白还在为魏建军团队取得的优异成绩而高兴的时候,紧接着就接到了魏建军的电话,得知了这个坏消息。    “特么的!”    尽管有心理准备,但萧白这一瞬间的反应是直接爆了粗口。    被人家这么一卡脖子,28nm制程的量产时间又要推后很久。按照乐观的估计,时代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28nm这个节点,进入量产的时间最起码要比台电晚一年。    如果未来再出现什么问题,量产时间甚至会晚一年半。    “老魏,你这边先稳住基本盘,尽量将40nm\45nm制程工艺优化到极致,此节点的各项性能大概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萧白平息了一下心中的怒火,继续问道。    “如果不考虑双重曝光技术,我们应用独有的特色工艺,利用现成的设备,可以将的性能做到无限接近于30nm的水平。”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魏建军考虑了一下,也只有这么做才能稳住基本盘,不至于在28nm这个节点,被竞争对手落下太多。    当然,也可以运用双重曝光技术,做到28nm的水平。但在新一代光刻机没有彻底断供的情况下,生产成本实际上有些不合算。    真要是到了高端光刻设备彻底断供的那一天,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那就先这样,这一年的时间,你们积极开发+1、+2世代的制程工艺,并应用于量产。一年后,咱们再大量做28nm芯片。”    萧白整理好心情,和魏建军继续探讨应对之策。    “也只好这样了!萧董,回头你还是要催一催范董那边,他那边的进度落后的有点多。”    魏建军其实也知道,有些事催也没用。    但他就是心急,就是觉得很憋屈。    “嗯,这件事你放心,回头我会亲自去一趟魔都。那就先这样吧,你不要灰心,所有的难关都会度过去的。”    萧白随即挂了电话,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语。    一周后。    萧白和周思毅一起去了一趟魔都。    这一次的魔都之行,主要就是为了浦东微电子设备最新一代光刻机项目。    项目的进展其实还算顺利,大部分的技术障碍都已经越过。按照范东林的说法,新一代光刻机大约在半年之内可以研发成功,一年内可以实现量产。    而公司的最新一代光刻机才做到40nm\45nm节点,而阿斯麦的28nm光光刻机早就实现量产,据说14nm光刻机都接近研发成功。    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萧董,我们真的已经尽力了!不过,阿斯麦联合英特、星、台电等企业,已经在光刻机研发上投入了巨资,估计再过两年,人家能生产7nm芯片及以下的光刻机都要问世了。”    萧白到魔都的第二天,范东林请他和周思毅一起出来吃饭。    或许是多喝了几杯酒的缘故,范东林不经意间表露出来的悲观情绪,让萧白皱起了眉头。    “范董,你也不用妄自菲薄。阿斯麦能有今天,其实是集合了欧美所有的尖端技术,并得到了包括英特尔、星、台电等所有世界巨头的资金、市场的支持。    而咱们呢?完全是靠着一点一滴的摸索在前行,人家对于咱们的技术封锁从没断过。到如今,公司还不是一样制造出来了65nm光刻机,同时即将攻克40nm\45nm技术难关?”    半导体技术发端于美国,老美也一直占据着产业链的高端。    浦东微电子设备公司能在重重封锁之下,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