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八十一章乱世重杀伐 火中取栗逞英豪(二)(2/3)

没功夫去,他派遣参谋部千总参谋陈默然协助田鹏作战。在这支大军中,破奴军主帅张平安最不放心的要数张佑赫和黄飞鸿两人,在战前军议上张平安特别交代二人要服从田鹏指挥。为加强田鹏这个主将的权威,张平安当着所有人的面将代表其身份的金牌交到田鹏手中,并强调田鹏有临战撤换作战不利的所有将领。至于炮队都统领杨妹妹张平安倒是放心得很,毕竟杨妹妹为了获取军功自降职位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了,每次他都能尽到自己的本分。

崇祯十五年初冬,闯军数十万大军兵围太原城,这严重威胁到大明京师安全。崇祯皇帝召开廷议打算下勤王诏书,调集大军保卫京城。也就在这个危机时刻,西直门外华国公府送来急报,华国公下令破奴军十万入关前往太原解围。华国公张平安在奏章称,闯贼乃是流寇本性,希望大明朝廷允许破奴军解围太原后追击在山西的所有流寇。这回朝堂上也不用廷议下勤王诏书了,以破奴军强悍战力击败流寇几乎可以铁板钉钉的事。华国公在奏章了,这闯贼击破洛阳杀了福王乃是他外藩之耻,这句话只是官面章,他还提到洛阳“五福”货栈被闯贼血屠。大明官员们一致认为,前面福王被杀都是假话,为“五福”货栈报复才是张平安出兵的真实用意。

华国公在财货上心眼历来很,任何敢于劫掠他手下货栈的行为必然会遭到张平安血腥报复。人家华国公张平安想报复闯贼,大明朝廷没有理由去阻拦他这种对大明有天大好处的行为。于是廷议的结果皆大欢喜,华国公张平安得到了他想要的调兵公,朝廷少了调兵勤王的花销。而此时辽东兵败的恶果在这个时候现象,辽东边军已经四分五裂,祖大寿兵败投敌后整顿边军和抚恤阵亡将士需要大量银钱。大明朝廷缺银子,户部没银子内阁阁老们只知道找崇祯皇帝讨要。可崇祯皇帝内廷花费已经比天启朝少了一大半,他实在是拿不出银子来填辽东这个无底洞。

被逼急眼的崇祯皇帝打算将皇宫内铜器融化铸钱,得到这个消息的华国公再次上表,是内廷缺钱实在是臣子们未尽到职责。华国公张平安命令破奴城宣慰使司驻京衙门拿出二百万破奴城银币上缴内廷,缓解崇祯皇帝的急需。这还不算,张平安以朝贡的方式向皇帝进献十两重金锭二百个,用做崇祯皇帝内宫用度。按照大明朝贡惯例,外藩朝贡朝廷需加倍赏赐。善解人意的华国公索要的赏赐是内廷准备融化的铜器,以及内廷珍藏的书画、瓷器。华国公张平安的这个做法让很多人不理解,可张平安拿的是自己私房钱讨好皇帝任谁也没办法劝阻。

华国公张平安变相购买大明内廷珍贵典籍,他在破奴城成立了一个博馆专门存放这些古籍字画,而这个博馆的山长就是大明画坛名家董其昌。张平安深知善画者一般都会临摹古画,董其昌这人的人品很是不堪,在某些方面和自己不相上下。为保证古画不被董其昌贪污,张平安给出了高薪养廉这个法宝,还让董其昌前往二十五驿写生,令其画一幅破奴军大胜外夷全图。上千个人头京观和无头尸山构成的血色画面,差点没吓死董其昌这个软蛋。这还没完,张平安亲自在每一幅名画上题写大明破奴侯或华国公雅藏,并在画上盖上自己的私人印章。

张平安的字虽然难看却非常有个性,即便是破奴城中临摹高手都没胆量尝试作假。董其昌从二十五驿回到破奴城后大病一场,他大致猜到华国公张平安让他去那里的真实用意。在破奴城中除了知道内情的民事衙门两个当家人陈良和龙涛外,能看穿张平安讨好崇祯皇帝真实用意的就只有破奴城宣慰使司同知卢象升了。他推测张平安这是在提前堵崇祯皇帝的嘴,为他下一步劫掠山西奠定基础。不过山西介休那些奸商做派实在是太可恶,再加上张平安不留余地的为他卢象升在大明朝廷正名,卢象升即便是猜到也不能出口。

就在华国公上奏章入关剿贼的前两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