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二章 身世(3/3)

,不知道为什么调剂到了通信专业。”“后来毕业我留校任教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被调剂到通信学院的原因,上海电话快速发展,连续更新换代,从开始的旋转式交换机到纵横制交换机,在我念书的短短几年已经发展到二十万门了,社会需求井喷。”林双棉听的似懂非懂,不过他还是静静的听刘卫平讲,但刘卫平故意隐去了他曾经和同村姑娘张翠英的失败的婚姻。“能培养这方面人才的只有邮电部下属的南北邮电学院,人才奇缺,上海决定在交大成立通信学院培养电信人才。到了我毕业,上海开始规划升级程控交换机,全套引进日本富士通株式会社技术,计划到七五末完成四十万门电话装机。”“在这个背景下,年初的时候,上海市内电话局决定派遣一个研修团赴东京大学通信专业学习日本程控电话技术,留学人员主要从520电话厂、电话局挑选,上海市保密局领导偶然看到了我关于加密通信的毕业论文,点名要求我参加研修团。”“研修团名额有限,电话局激烈反对给高校代表,他们提出了需要熟悉日语的人才赴日留学,不要浪费名额,而520电话厂、电话局和日本企业早有合作,熟悉日语的人比比皆是。我也不负学校期望,硬是三个月内完成了日语速成。”林双棉听到此处转过头来,“你真厉害,我来了一年了日语还不是很熟练。”“你英语好啊,要不然中村怎么会让你帮忙呢。就这样,我顺利的登上了飞东京的班机。”一个晚上,两个人无话不谈,一直坐到了天黑还意犹未尽,他们约好第二天中午一起用餐,随后一段日子,东京的大街小巷到处都留下了两个年轻人的身影。周一月曜日,石田崇光照例将大家都请到了他的家里。刘卫平和林双棉谈恋爱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上周的任务,石田崇光这几天已经将一些算法原理告诉了他,刘卫平坐下来先通报了对解码程序的考虑,最后他说道,“但我们要获得脑波才能开展这项工作。”中村纯一道,“这个不难,用脑电波计采集你的就可以,这样你编写的程序来破解你自己的脑波最能验证有效性了。”众人哈哈大笑起来,大家都同意这么办,决定在石田崇光的实验室新辟一块场地,他们购置脑电波计,便开始采集刘卫平的脑电波,阿桑齐晚上没事也来帮忙。一晃三个月过去了,刘卫平找到石田崇光,“石田教授,脑电波计采集的信号根本无法使用?”“为什么?”石田崇光刚刚出国访问两个月,一回来就听到刘卫平的坏消息也吃了一惊。“太微弱了,也不规则,很难进行数字化采样?”刘卫平答道。“你有什么好的办法?”石田崇光问道。刘卫平早已想好了答案,“可能需要还原松代地震那天的场景!”“可我们东大没有模拟地震的条件啊?”石田崇光摇了摇头。“不,不是地震,是31.4千赫的高压交变电场!”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