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92章 龙飞腾必阶尺木(1/2)

太史慈看完那封家书,欣喜的情绪中带着些许纠结。

喜的是,自己和部曲的家眷安然无恙;

纠结之处,便是家书中的建议,太史享劝他与陈兰同投合肥。

书信既经龙骧之手,其中内容必为其所知。

不投显得太史慈不懂恩义,投则有可能陷龙骧于危难,为自己而与江东生隙,太史慈总感觉心里有愧。

另外,太史慈还有埋在内心深处的梦想,那火苗仍没熄灭。

我一身本领,只能归于合肥?

太史慈勇而有谋、志向宏大,历史上死前感叹: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彼时孙权只是一方诸侯,距离称帝还有十几年时间,太史慈口中的天子之阶,乃是汉家天子献帝刘协,他到死梦想都没变,一直想匡扶汉室为汉家效力。)

为了升天子之阶的志向,太史慈辽东避难回来救下孔融,此后既没有投刚结识的英雄刘备,也没投父母官北海相孔融,而是从青州千里南下扬州,去探望同郡的扬州刺史刘繇。

相比还在田楷麾下做事的刘备,以及四岁让梨出名的北海相孔融,太史慈认为像刘繇这样的汉室宗亲,才能帮助自己追寻梦想。

当时刘繇正与孙策作战,可他由于担心被许劭笑话,没听属官建议启用太史慈。

即便太史慈已博出了名气,然而在刘繇却更看重出身,致使太史慈并没获得机会。

直到遇见势均力敌的孙策,也是那个唯一懂他的男人。

孙策收降太史慈之时,曾劝说:龙要高飞腾空,必先阶其尺木。

意思想升天子之阶,光凭自己的力量不行,而我孙策有能力帮你实现。

孙策起初对太史慈很不错,但后来为了平衡江东内部各势力,战败黄祖便搁置他在海昏抵御刘磐。

可惜孙策英年早逝,痛失知音的太史慈,最终卷入孙氏兄弟内斗,而被孙权无情背刺。

此时面临选择,穷途末路的太史慈,心中仍有一丝不甘。

太史慈承认龙骧不错,但是在天下的一众诸侯中,仍然是很弱小的存在,将来也极有可能被他人吞并。

自己此时弃背江东投合肥,以后合肥被其余势力索吞并,自己不知道会归属哪里。

升天子之阶?或许再没希望。

太史慈蹙眉犹豫时,赵凡引马靠了过去。

“将军,是元复的笔迹么?他在信里说了什么?”

“是他的笔迹,你自己看看吧。”

太史慈执信把手一扬,抬头冷眼对徐盛呵斥:“效力孙氏这几年,我自问对得起江东,不想今日却被奸邪陷害,你回去告诉吕蒙小儿,他想逼我就范嫩了些。”

徐盛见太史慈底气十足,暗忖那封家书难道是真的?

既然书信都能送出,大都督莫非没拿下历阳?

徐盛瞬间变得不淡定,他只带了两千士兵来擒人,现在是骑虎难下、左右为难。

太史慈话音刚落,旁边赵凡手执书信,就像小学生捧着手机,脸上的笑容挡不住。

“将军,元复的提议甚好,我第一个赞成,你应该不会拒绝吧?”

“咳,你们都说好,我怎会扫兴?但决定权,不在我们”

太史慈回答模棱两可,言语中尽显被动与无奈,并有意无意看向龙骧。

“嗨。”

赵凡折好书信递还太史慈,笑呵呵说道:“忘了龙将军刚才所言?江东既然容不下咱们,他合肥对人才来者不拒。”

“伯常说得对,我向来敬佩子义忠勇,合肥定不会亏待子义。”龙骧颔首微笑着。

船头徐盛听到几人对话,有一种当面干坏事的感觉,遂不待太史慈给出回应,立刻大声警告龙骧。

“龙太守你要想清楚,不论太史慈有罪无罪,他也是我江东将领,你现在唆使其转投合肥,不怕我江东兴兵问罪乎?尔想陷合肥于水火耶?”

“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对我说教?”龙骧厉声回骂,并出言揶揄:“孙策、周瑜也曾来过合肥,然后又能怎样?”

“你”

徐盛被怼得语塞。

旁边宋谦正要接过话腔,龙骧突然脸色一变目光如电,口中发出令人胆寒的警告。

“刚才你们有在偷窥吧?视你们如草芥的曹将张辽,刚刚被我打得屁滚尿流,你们想带走太史子义也可以,下船与我真刀真枪过过手,能赢就可以为所欲为,输了就把小命留下。”

宋谦攥住徐盛的手臂,把准备许久的说辞咽了回去。

以江东兵马的战绩,以多打少都未必得胜,现在要自己以少敌多,岂不是逆天行事?

见徐盛、宋谦皆不作答,龙骧再次发声威胁。

“若非与吴侯有交情,我能和你们浪费唇舌?区区几条小船而已,今在合肥的势力范围,信不信我只需略微出手,就能让你们回不去江东.”

“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