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1章 拧巴(2/3)

朱婉清摇头:“许多人懂了许多,却仍过不好这一生。”

“那是他们想不开……好吧,女儿现在也想不开。”李雪儿坦然,自信,“不过,我定会过好这一生,愉悦的度过。”

顿了下,补充:“我说的想不开,不是做傻事的想不开,是……心不明。”

“可有解?”

“有,问心。”李雪儿道,“此外,我也想趁此机会,着手栽培小辈们,爹爹不得闲,娘亲大哥又要忙产业,教导小辈的事就交给我吧。”

朱婉清沉默许久,道:“记着,不许教女娃,女娃就得走三从四德、相夫教子这条路!”

“好!”李雪儿答应。

~

中秋日。

中午唐伯虎跟李家人一起用餐,傍晚却出了门,看样子是去醉仙楼了。

李青也没强邀请他。

月亮很圆,庭院灯火通明,精致小菜,点心,瓜子,水果,清酒……还有月饼,阖家欢乐。

府上下人准备宴席,就退下过节了,他们也很开心,每个人都领了个大红包。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每当李青出门后,府上的下人都会换一批,以达到下次见到他的人都是生面孔。

酒水很柔,多饮几杯也不会醉,嗑瓜子,吃水果,谈笑风生,好不快哉。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政事。

“宏儿,你去京复旨,皇帝听了那些作何反应?”

“威武大将军炮在仿制了,依照佛郎机炮的原理,连火铳也在仿制范围,这都大半年过去了,估摸着快有了结果。”李宏道,“皇上对此事很重视,特批火炮研制过程,遇到什么麻烦,可直接跟他说,不用层层上报。”

闻言,李青大为欣然,自语道:“看来当初留下的小本本,他并未荒废。”

“对了,新航线的事,他是什么反应?”李青问。

“这个……”李宏苦笑,“皇上以为不妥,他说,大明人口太庞大了,粮食必须要有保障,过度发展工商业不可取。”

“这样么……”李青微微皱眉,随即又舒展开来,笑道,“他这么想也不为错,身在庙堂之上,必须着眼大局,只是……他大局观终是逊了一筹,这不要紧,新航线的事还没谱呢,不急这一时,嗯…,朝堂如何?”

“总体来说尚好。”李宏道,“皇上对自己还是有着深刻认知的,明白重文轻武的弊端,也做了适当补救,比如这次水师出海,他不仅重赏了水师将士,庆功宴还请去了在京武将,表达了对武将的重视。”

李宏抿了口酒,叹道:“奈何啊,如今四海承平,基本无战事,这些也都是治标不治本。”

李青苦笑点头:“这是政治土壤的问题,倒不能全归咎在他身上。”

顿了下,“太子呢?”

“太子倒是表露出了尚武风采,这威武大将军炮还是他给命名的呢。”李宏道,“我虽跟太子相处无多,却瞧得出当今太子聪颖果敢,皇上千秋万世之后,他继承大统,定然会有一番作为。”

李宏欣然道:

“成化一朝几乎扫清了能扫清的所有障碍,弘治一朝才得以太平治世,然,这太平之下,定会埋藏诸多祸根,从结构上来看,正需要一个聪慧果敢的太子,如此方可互补。”

“倒也不能太乐观。”李青苦笑。

对正德,他始终有些担忧,不过,有王守仁的引导,想来会好很多!

李青沉吟道:“你这岁数也不小了,皇帝可有……安排?”

“正要说这事呢。”李宏叹了口气,道:“皇上让我多干几年,另外,在咱李家孙子辈中挑出一人挑大梁。”

“对了干爹,皇上啥时候知道的啊?”李宏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