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2章 归期将近(2/3)

展。

当然了,在此之前胡须也都会定期修剪,保持美观,只是现在都流行短胡子了。

大长胡子确实不太方便,且随着话本小说的演绎,‘美髯公’的形象也不再符合当下审美。

男子到了一定年纪之后依旧会留须,却更追求简单、卫生、清爽。

朱厚照捻着唇上胡须,轻轻叹息:“难不成真要十年?亦或许,他真的累了,只是一个托词?”

朱厚照有些苦闷,却也能理解。

这么多年下来,单是活着就够累了,何况李青几乎没闲着过。

“唉,哪怕陪朕聊聊天也好啊。”朱厚照苦涩自语,“现在老王又在忙着解决匪患,不知要忙多久,要不让他回京述职?”

接着,又摇头否定了。

为了一己之私,让人辛苦不说,还耽误做事,没这个道理。

苦闷了一阵儿,朱厚照道:“传杨一清来。”

“是。”小太监行了个礼,匆匆朝着内阁去了。

继李青、王守仁之后,也就杨一清能让他说些知心话,杨廷和……却是让他提也不想提。

不过,朱厚照仍是对杨廷和这个老师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宽仁,优待。

杨廷和虽然讨厌,却也是办实事的人,且他是守旧派的领袖,在这个绝大多数人都是守旧派的朝堂,杨廷和的存在非常有必要。

且必须供着。

不然,情况只会更加糟糕,甚至难以承受。

朱厚照真的成熟了,学会了容忍,学会了妥协,可内心深处的他,仍保留着一丝少年人的狂放不羁。

奈何,现实不容许他释放天性。

“真希望那厮早些回来……”朱厚照喃喃。



“伯虎,回佛郎机后,歇段时间咱就回大明吧。”李青说。

唐伯虎讶然,道:“先生不去墨兮格了吗?”

“去挺多地方了,下次吧。出来的时间太久了,交趾那边……我都失约了。”李青微微叹息,“大明我也有些不放心。”

“那好吧,其实我也有些想回去了。”唐伯虎笑笑。他爱上了冒险,可终是没能彻底割舍下家乡,背井离乡这么多年,又怎会一点不想家。

李青轻笑笑,道:“你年纪也不算太大,娶个媳妇好好过日子,安定下来吧,不想去吴中的话就住金陵,我给你安排。”

“算了,我还是更喜欢这样的生活,想家是想家,可待上一段时间,估计也就腻了。”唐伯虎轻轻摇头,道,“下次出海务必带上我。”

李青轻叹道:“伯虎啊,人还是要走大多数人走的路的。”

“大多数人走的路就对吗?”唐伯虎失笑,想了想,点头:“好吧,确实不能算错,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就错了吗?先生你真拧巴。”

唐伯虎打趣:“有些时候呢,你过于开放了;可有些时候,又过于守旧了,堪比那些腐儒。”

“说实在的,这些年真是开了眼,见识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虽大多不理解,可也挺新奇的,很有趣。”唐伯虎笑着说,继而,笑容敛去,神情严肃下来,“这里太野蛮了,野蛮的杀人,野蛮的占有……且似乎已经成为了天经地义。”

顿了顿,“这里与关外不同,漠北苦寒之地,根本无法大面积耕种,这也导致他们难以对大明构成实际威胁,眼下大明仍是最强,可若仍保留着唯我独尊,余皆蛮夷的观念,遥远的未来,必定会出大乱子。”

“嗯,是这样。”李青轻叹道,“文人们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实这很片面,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的,却并不代表得民心,就能得天下。同时,失民心也未必失天下。”

唐伯虎问:“那先生觉得,还有什么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