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六章:大动干戈(2/4)

………………………

长安城中的消息,既然是沸沸扬扬,自然而然,也是以极快的速度,在火速传入洛阳城。

洛阳城中,本就对朝廷无感,这里曾是天子的都城,本来习性和长安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风气却开始发生了变化,至少对于洛阳人来说,他们的谈资之中,朝廷已经越来越少,宫闱中的事,也开始使他们没有了什么谈性,他们更关注的,既有买卖,也有神策府,甚至是太平公主殿下,或者是魏王殿下。

自然……这里的人显然比之长安人来说,更加忙碌一些,那种闲散的日子,似乎已经去远,更多人已经习惯了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从前闲散,不过是因为大家各司其职,而如今的快节奏,并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这里已经出现了太多太多的神话,而每一个人也想创造自己的神话,从前的人,人分三六九等,曲径分明,互不干扰。而如今,固然现在的人也是分为三六九等,只是那界限,不再像从前那样成为了鸿沟天堑,因为他们有了希望。

读了书的人,努力一二,或许能在神策府中钻营一官半职,又或者在太平学,在某个工坊中谋一个教授或者是文职,即便只是粗铜文墨的,本来或许只是洛阳城中最底层之人,这样的出身,一辈子不会有出头之日,即便再如何努力,也不过是个好的轿夫,一个好的仆役,一个好的烧炭工。

而如今,却是大大不同了,工商的大发展,其实带来的不只是财富的疯狂积累,更多的却是向上的通道开始松动。

在从前的固有社会结构里,人的地位十分简单,这个结构只有地主、小农、佃农地之分,所谓的地主,便是把持了一切的豪族,他们生来富贵,而且人数也不可能太多,毕竟以现在的生产力,一百个农户,只怕也只能供养那么一两个‘高门子弟’罢了。天下的财富就是这样多,豪族独占八成,其余人,不过是从这指缝中希望得到那么一点施舍。

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寒门子弟,即便再如何努力,再怎样刻苦,也难以摆脱自己的出身自己的地位,因为在他们的头顶。那稀缺的‘富贵’位置,早已人满为患,也绝不可能开了口子,使你有出头之日。

在这非富即贫的最简单的农业社会里,不会给任何寻常百姓留下丝毫的侥幸,一日贫贱,终身贫贱,世世代代,亦是如此。

而如今……倒并非是社会一下子平等,进入了天下大同。只不过……因为工商的出现,生产力的变化,简单的社会结构应声而倒,原先被世家大族把持的上层,却是出现了新的位置,原先一百个人也不过勉强可以供养一个上层,而如今,却只需要二三十人,便可以使另一人过上奢侈的生活,即便是寻常人。也有了成为商贾,或者成为名流的机会。

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生产关系之中,需要的却是更多中层的人口。底层的人只要稍稍努力一些,就有机会成为薪俸颇为优厚的匠人,成为账房里的账房,成为太平学里较为低级的先生,成为掮客。

也就是说,这时候。因为社会的发展,导致大量的中层职位出现空缺,有才能的人便有了可发挥的余地。

因为如此,从前的主奴结构,或者说是地主和农夫的结构,如今却成了士族商贾,中层为是匠人和精通各项才能的人,底层则为劳工与农夫,在从前,让一个底层的人成为地主,几乎是万中无一,无论如何努力,也没有任何可能,而如今……一个底层的人想成为一个出色的匠人,或是粗通文墨,却是工作较为轻松的医生、文职、账房、匠人,却只要努力,就有收获的机会。

如此一来,几乎每一个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便不再闲散,他们自发的学习,也不必有人去告诉你读书的好处,因为许多人家,即便是勒紧裤腰带,也非要让自己的孩子在太平学里读书不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