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2/4)
有疑惑道:“为何要把这三味药,加大到如此剂量?”>
秦念西只笑了笑,不答反问:“却不知,这药方原本可有来处?”>
王医婆答道:“这原是奴家阿娘说过的一个方子,只因奴家这些年跟师习学多,上手少,这方子都不太记得了。近日给阿升行按抚之法,才模糊想了起来,但应是记得不全,且从前,奴家阿娘也极少用这方子。”>
秦念西和秦医婆都知道这王医婆的来历,心知这王医婆必是早前惹了官司,被吓得过了,这几年竟只一心习学,不敢上手。至于这方子用得少,这药材都是极寻常的,必是效果不太好,自然用得少。>
秦念西笑道:“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方子极适合春日生发只用。若用于生发,此三味药,剂量自是不够,用药需胆大心细,只要辩症得当,遣方尽可大胆些。”>
秦医婆点头笑道:“如此说来,春夏秋冬,皆可应季,结合脉象,在此方上做加减,那药膳方,也应结合四季,换不同的组方。”>
那王医婆到底手上功夫强些,便也随口问道:“倒是与这按抚之法、艾灸之法顺应天时,是一般道理?”>
秦念西只笑着点头:“正是这个理儿,无论什么病,诊断和治疗,都得顺应天时。”说着,只把那墨汁已经干了的方子,递给秦医婆道:“嬷嬷下晌去观中抓了药来,今日夜里就给阿升用上吧,至于煎法,你教一教孟大娘便是。”>
秦念西见得此间事了,便和二位医婆一路,去了观中看诊大殿。>
一路上,秦念西又和秦、王二位医婆相商,请她二人总结出这弱症患儿的脉案和治疗之法。>
二位医婆近日接连携手,经过严冰和阿升的诊治,已是大概明白秦念西的想法,素日里也会互相提点,相处十分融洽。>
秦医婆笑道:“姑娘意思,我二人大概明白,等我二人先去写来,完成之后,再请姑娘指点。”>
观中病人依旧很多,道云和道恒尽皆在殿中看诊。>
道恒正好诊完一人,见得秦念西过来,便笑道:“怎的这会子来了?可是因了那帖子?”>
秦念西一脸无奈,想说什么,又往殿中看了看,才道:“咱们去前头找了道齐法师一起说话吧。”>
道恒见秦念西欲言又止,知是有话要说,便往旁边禀了师兄道云,又等着道云开完方子,三人一起往耳房去了。>
上晌接了这帖子,道齐和道恒就把当日那刘夫人大闹看诊大殿的事,给道云讲了一遍。因事关严冰,道齐又派人去知会了秦念西。>
这下四个人坐到一起,秦念西又把严冰与她讲的那些曲折,对三位道长说了一遍。>
那道云听说多年未孕,年前就已经病倒了,一直未愈,这会子送到观中来,当即就道:“迁延如此之久,只怕极为凶险。”>
道齐却看了眼秦念西道:“此事烦难还不仅在此,外头都以为那蒋家大奶奶是师傅治的,可师傅那里,师傅说,若阿念不愿看,便让师兄们看着办就行。”>
秦念西听了这话,直眉头抬得老高,失笑道:“真人这是,真洒脱。这哪是我愿不愿看的事儿,我一个小道童,是吧,我愿看,也得人家信我啊。”>
自秦念西到了山上,道恒越发觉得师傅洒脱了不少,似是已经习惯了,淡笑了起来,只那道云却跟着一脸愕然。>
秦念西直晃了晃手里拿的那竹筒,发出一阵细碎的窸窣声,一脸无奈道:“便如此吧,我跟着二位道长,愿让我看我便看,不然,那也是各人缘法……”>
道齐这才注意到秦念西手里那竹筒,好奇道:“你这是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