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兄弟重见(1/6)
崇政殿中,赵恒就叫人:“带了王继恩过来。”>
昨夜他与刘娥其实是说了许多事的,而刘娥也提醒他:“一切事情只有面对,才能破障。我相信,一切会比三郎想象得更好。”>
他心中苦笑,或许也只有在她的心里,才能够对一切想象得这么好。然而也就因为她是这样的人,所以她才能够披荆斩棘,一直走到今天。>
而也就是因为她来了,给了他勇气。反正最危险的变故,也已经过去了;最坏的可能,他也想到过了,还有什么能够再威胁到他呢?就算他逃避,然而他能够一直不去处理这件事吗?>
这些事情,他以前不是没有想到过,但是在刘娥入宫之前,他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这样的事情。如今,他可以了。>
王继恩很快地带进来了,也就一个月的时候,他苍老得很快,原来很雄壮的身子,也已经有些垮下来了,他见了赵恒身着龙袍,只笑了笑,跪下行礼:“老奴参见官家。”>
赵恒凝视着他,问:“你行这礼,可是出于真心?”>
王继恩就笑道:“成王败寇,夫复何言。”>
赵恒立刻就问:“你若成事,是要以朕为寇吗?朕又有何错,令你如此深恨。你不过一个内官,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你欲以谁为王,谁在背后指使于你?”>
王继恩不想他问得如此锐利,怔了一怔,反而哈哈一笑:“是老奴的错,一直以为三郎还是个当年的小儿,不想转眼间如此长大了,如今也有这样的心术与手段了。是老奴识人不足,该有此下场。”>
赵恒却问:“朕问你的话,你还没说呢?你的行为出自何人?你休要说是楚王,朕与楚王一母同胞,他是不会对朕做出这样的事。为何你在朕立为太子之后,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行此叛逆之事,你假借楚王为名,背后到底还有谁的主使?”>
王继恩收了笑容,肃手朝上一拱:“支使的人,自然就是大行皇帝了。”>
赵恒大怒:“好生大胆,事到如今,你还一派胡言?”>
王继恩却道:“是不是胡言,官家心里知道。事已至此,老奴何须妄言。官家,老奴这么做,是大逆不道,罪该万死。可官家若易位想想,老奴这么做,真的错了吗?”>
赵恒冷笑:“这么说,你倒有理了?”>
王继恩却索性坐到了地上去,躬着身子,长叹一声:“老奴生于战乱,父母早亡,改名寄养,又入宫为奴。一个阉奴,在你们心中,无非是端茶送水,奴颜卑膝,生死都如蝼蚁。可我,想活出另一种命来。”他忽然笑了,伸出三只手指:“我不是个好奴才,我这一生,背叛了三个主子,参与了三次改朝换代的宫变。”>
赵恒脸色一变,喝道:“放肆。”>
王继恩嘿嘿笑道:“我是后周世宗皇帝的奴才,可我却跟从了太祖皇帝,背叛了幼主。要是没有我在内宫通风报信,太祖皇帝哪能掐着点地在陈桥兵变?太祖皇帝驾崩的时候,宋皇后叫我去请四皇子,可我请来的却是大行皇帝。第三次,就是这一回。我成了两回,败了一回,天意,天意!”>
赵恒不想一个阉人居然有这样狂妄至极的想法,甚至还敢一再做出这般谋逆之行,只觉得又是恼恨又是恐惧。身为皇帝,独居深宫,身边围着的俱是宫女阉人,若是身边的内侍都是王继恩这样的想法,那岂不是自己坐到了火山口上,思及至此,连喝斥的声音也不由地有些颤抖:“你一个奴才,狂妄之至,无耻之至!”>
王继恩忽然收了笑容,盯着赵恒:“可我做错了吗?当日若不是太祖皇帝发动兵变,而任由妇人幼子执掌江山,那就是另一个刘承佑。这百年兵乱,何时能歇?当日太宗皇帝军功赫赫,若由宋皇后扶值四皇子继位,则大宋必生变乱,朝中分成两派厮杀。中原百年板荡,一统江山就在眼前,难道要看它就这样毁于一旦吗?”>
赵恒反而平静了下来:“你不看好朕,你看好大皇兄,就是因为你觉得他比我更适合当皇帝?”>
王继恩昂然道:“不错。官家,你扪心自问,若是当皇帝他是不是比你更适合?中原虽一统,但北有契丹,西有银夏、吐蕃,雍熙北伐失利,若是辽人再度南下,你当如何?楚王当如何?”>
赵恒冷笑一声:“这么说,你三番两次叛主谋乱,倒是一心为民请命,毫无私欲了?”>
王继恩却道:“我自然是有私欲的。在后周宫中,我只是个普通的宫奴。跟从太祖皇帝,却能随他上战场,南征北战,最终一统江山。虽然几次死里逃生,落这一身的伤,可我这一生,值了!跟从太宗皇帝,我能做一地藩镇,能够为一军主帅,平乱安邦。若是楚王继位,我还能亲率兵马,为他征伐契丹、银夏,再杀出一个万邦来朝,岂不痛快,哈哈哈哈!”他越说越是兴奋,竟是哈哈大笑起来。>
旁边侍立的几个内侍,本是觉得这人做到内臣的顶尖位置,却还要谋乱,实是脑子有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