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连环之计(2/5)
。>
李太后知其意,就转向郭熙:“皇后,我有事想问问你,你为何忽然要半夜送汤药给杨氏?”>
郭熙镇定地道:“母后是怀疑我无事献殷勤了?那日也是在太后跟前,说好了杨氏由德妃照顾,儿臣自然就乐得撒手。只是昨日皇儿忽然生了急症,官家叫了钦天监来问,说是月犯庶子星,不知为何就说到德妃身上,官家为了皇儿着想,只能暂时委屈德妃,下旨封宫。”说着看向赵恒:“官家,臣妾说得可对?”>
赵恒点头:“是,此事是朕做主。”>
郭熙接着道:“当时儿臣也因皇儿病情着急,无暇管其他的事。及至皇儿睡着以后,才想起如今德妃封宫,恐杨娘子无人照顾,因此派了涂嬷嬷去照顾她。”说到这里,她声转低沉:“想当日也是因为四郎生病,我无暇他顾,以致疏忽了三郎……至今想来,仍是耿耿于怀……”>
下面坐着的戴贵人听到郭熙说到孩子,忍不住以帕掩面轻泣。>
杨媛听觉得气往上冲,没想到她居然还敢有脸,拿被她害死的三郎,当成自己慈母的标杆。>
赵恒却不知道这里头的曲折之事,想到当日三郎出事,郭熙伤痛到失去素日雍容之态,甚至因此大病一场,也不禁动容,拉着郭熙的手,叹道:“难为你想得周到。”>
刘娥心中将前后经过暗中推演一遍,虽然她不知道昨夜赵恒在皇后宫中遇上何事,但从零星消息来看,应是皇后截走赵恒,以皇子生病,以月犯庶子星为由,将她困在宫中不得出,然后再令人去给杨媛灌药。>
可是一旦事发,皇后何以脱身呢?如果杨媛当真落胎,则皇后还可以借皇子为倚仗逃过一劫,可这样也会注定,她在宫中也会是待罪之身。>
她想到自入宫以来,皇后事事谋定而动,不轻易出手,若是出手,必是教人明知她为恶,也是无法追究。那么就算昨日杨媛遭遇药汤被换之事,皇后嫌疑最大。但只要没有证据,她顶多是作为主理六宫之人有失职之过,且负责照顾杨媛的是刘娥,就算刘娥向赵恒告状,她也顶多换顿训斥。可她派涂嬷嬷去给杨媛灌药,纵是得逞,但却是明晃晃地将证据送到别人手上。皇帝又不是没了这个儿子,将来就不会有儿子了,她这般明显谋害皇嗣,得逞一次两次,难道还能永远得逞不成。>
那么,她作出这番画蛇添足,不顾后果的行为来,到底是为了什么?>
刘娥心一沉,虽然她还没能够摸清皇后这套手段的目的,却已经隐隐感觉不妙了。>
她正想出言息事宁人,谁知道杨媛听皇后这一说,再看到皇帝也似有同意,心中一急,叫道:“你既是好意,那为何涂嬷嬷强迫我喝药?”>
郭熙脸上表情也是一怔:“强迫你喝药,有这等事?涂嬷嬷,你倒说说看,这是怎么一回事?”>
涂嬷嬷一开始一言不发,此时才磕了个头:“回太后、官家、圣人、各位娘子,老奴昨夜奉圣人之命,熬了安抬药送药给杨娘子,当时还怕药送过去凉了,坏了药性,耽误了杨娘子,所以特地带上炉火。奴才到的时候,杨娘子还没歇息。只是见了药,就说这时候没胃口,要等等。所以奴才就等着了。后来杨娘子口渴,奴才念着皇后宫里小皇子还病着,便催促了一声,这是奴才的不是。谁知刚巧陈娘子带了太后宫中的人来,便说奴才谋害皇嗣,奴才实是冤枉,请太后明鉴。”>
陈大车气笑了:“说得比唱得还好听,明明是那时候你想给杨妹妹强行灌药。”>
涂嬷嬷强辨:“老奴只是奉命送药,何来灌药之说。”>
陈大车气恼:“证据如此,你还敢抵赖?”>
杜才人坐在下头,听得她们一来一往的,她本就与陈氏不合,顿时冷笑一声:“陈娘子,一是一,二是二,是送药还是灌药,这事可得说明白了。”>
陈大车见她出头,也恼了:“又有你什么事,难不成你也是同谋?”>
杜才人尖利地道:“好啊,你当真是指谁都是罪人了,好大的口气。我却问你,涂嬷嬷要真想灌药,凭你去万安宫这一个来回,十碗药也灌下去了。”>
她倒是纯为抬杠,却说出了一个无可辨驳的事情,陈大车一时怔住,转向杨媛:“这……”>
刘娥顿时有些明白过来,脸色煞白,站了起来:“好了……”>
杨媛自怀了孕,日夜忧心,往日的机敏竟都用在这点防范上,且昨天一日一夜的惊魂,更是愤懑难平,成了执念,也顾不得刘娥阻止,本能地反驳:“可我昨天就是有人给我下堕胎药,那药汤还在,张太医亲手鉴定过那碗药的。还有,虽然涂嬷嬷看到郭夫人进来时打翻了药碗,可药壶里必然还有残渣,一验便知。”>
杜才人一怔,无法反驳。>
郭熙却长叹一声:“既如此说,来我,将把两份药验一验,我待杨娘子如何,自然就一清二楚了。”>
刘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