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连环之计(4/5)
想到,皇帝竟不问是非至此,正欲站起,却被李太后一手按住。虽然她只是虚按一下,但杨媛顿时不敢动了。>
郭熙也看到李太后,却只笑笑,反而站起来向着李太后一礼:“我们小辈的事,也就罢了。只是半夜惊动母后,实是不孝。”>
李太后笑了:“说得好,家和万事兴,皇后大度,方是后宫之福。”>
杜才人见状急了:“诬陷中宫,半夜惊动太后,这样的大罪,岂可轻恕。”>
曹美人却闲闲地说了句:“圣人都恕了,你又多说什么。只是……臣妾觉得,纵不治罪,总也得长点记性才是。”她二人虽不明白前后原因,但此时能够乘胜追击,将陈贵人斩于马下,也算是斩杀刘德妃这边的一员大将。>
李太后也已经想明白了前后关键之事,但皇后把这个局做到如此周密,一时难破,若再纠缠,反显得自己循私,失了公道与脸面。见曹杜二人乘机落井下石,唯恐皇帝当真治罪,忙开口道:“陈氏也是好心,杨氏怀了孩子心神烦乱,皇后肯大度,我又如何不能体谅。这样吧,就罚陈贵人西阁抄经半年,以示惩罚,如何?”>
郭熙咬了咬唇,笑了:“母后这般爱护她们,儿臣还能说什么呢。”>
赵恒也道:“那就依母后,陈贵人——”他顿了顿,道:“你再在这里跪上一个时辰,自己想想,错在何处。”>
陈大车咬了咬唇,慢慢拜伏:“臣妾,多谢官家开恩,多谢太后,多谢皇后。”>
赵恒站了起来,往外走去,刘娥看陈大车一眼,欲言又止,只得匆匆跟上。>
郭熙向李后一礼也出去,曹氏、杜氏、戴氏一起跟着出去,唯有戴氏在出去前,看了陈大车一眼,眼中尽是同情和无奈。>
人一个个出去了,只有陈大车仍然直挺挺地跪着,一脸倔强。>
李大后扶着采玉的手,看了陈大车一眼,叹了一口气,杨媛欲扑向陈大车,李太后一个眼神,旁边的宫人忙紧紧扶住杨媛,不让她乱动。>
李太后看她一眼:“阿媛,你怀有皇嗣,不可乱动,跟我进去吧。”>
杨媛无奈,双眼流泪,看着陈大车,只能低声道:“姐姐,对不起,是我对不起你。”>
陈大车咬着唇,反而劝她:“不必说了,杨妹妹如今怀了孕,也不必留在这里,免得冲撞了你。我救了你,就是希望你平平安安,不要辜负我受的辛苦。”>
杨媛泪流满面,哭着被扶走。>
最后殿中只余陈大车,倔强地独自跪在那里,身子挺得笔直,宛若祭坛上的柱子一般。>
刘承规站在殿外,看着陈贵人跪在那儿,轻轻叹息一声。>
刘娥随着赵恒步履匆匆追着他一直进了福宁见,就见赵恒大步走进去,脸色阴沉,一言不发地坐下。>
刘娥跟入:“三郎——”她欲言又止,看着殿中侍从,道:“你们都退下。”>
周怀政却没有动,只看向赵恒。>
赵恒却忽然暴怒起来,喝道:“都退下。”>
周怀政等吓得迅速退下。>
刘娥听了这话,心反而定了下来,知道赵恒并不若之前那样的被皇后完全蒙庇,当下上前柔声道:“三郎,你真的相信一切都是大车的错?”她之所以没有当场为陈大车说话,正是为了此时向赵恒说明真相,在当时的情况下,与其当着后宫所有的人争辨,不如在私底下劝说更有把握。>
赵恒恼怒地道:“事实如此,你要朕怎么想?你知不知道刚才有多凶险,幸亏皇后主动忍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否则的话,若再追究下去,难道就不会有人质问陈氏一个小小贵人,凭什么敢指罪皇后?她到底为了谁这么做?”>
刘娥不能置信地指指自己:“你是怀疑我?”>
赵恒长叹一声:“在这件事上,朕要感激皇后,若不是她及时按下此事,万一把你的名字说出来,朕就算杀了她,也挽回不了对你的影响。”>
刘娥看着赵恒,心中激荡,想要说什么,不由地哽咽住了。他不是被皇后之局所蒙庇,他只是关心则乱。纵然皇后之局再有破绽,但皇帝最大的破绽却是她。只要牵连到她,皇帝宁可明知这局中有问题,但他首先选择保护她,为了保护她而不得不让步。他怕再细究下去,最后牵扯到刘娥,一但她卷入这种阴谋之中,那就不止是皇嗣的问题,而变成她谋夺中宫之位的阴谋之中了。>
昨天皇后的事败,虽然事起苍促,皇后无法做到毫无破绽,但她的计划环环相扣,最后哪怕有再大的破绽,只要将她卷进其中,那皇帝就势必无法追究。>
刘娥的眼泪缓缓流下,为了陈大车无处可诉的冤屈,也为了皇帝的投鼠忌器。>
赵恒见刘娥流泪,声音也放缓了下来,叹道:“朕相信小娥不是这样的人,可是朕不得不防止有人为了攀缘,自以为可以讨好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