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章 皇宫大火(2/4)

他骄傲自负的性格。

及至赵恒继位,他虽不满二十也出宫开府。赵恒对这个幼弟倒是十分宠爱,先是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封曹国公。之后,为平海军节度使,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检校太傅,封广陵郡王。此后每有庆典,都有加封,如去封禅泰山时,改封赵元俨为昭武、安德军节度使,进封荣王。去祭祀汾阴时,又加兼侍中,改镇安静、武信节度使,加检校太尉。祠太清宫时,又加兼中书令。

而这些年来,赵恒的兄弟也渐为凋零,再加下他自己无子,这就有人动了其他心思。因为本朝太宗就是兄终弟及,而赵元俨这些年来地位越发尊崇,他身边也就围了一些人来,用这些话来奉承着他,不免将他的野心更加膨胀起来。再细数先帝诸子,除已死去的人外,长子楚王元佐,虽然位尊,但他当年连皇储都不愿意干,宁可发疯自污,这些年更是闭门只修道经,更无意于争斗什么。六子徐王赵元偓更是病歪歪的,今年皇帝已经去探病三四回了。

而荣王赵元俨,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为人豪迈,精通文才,交友广阔,颇得盛名,京中皆呼为“八大王”。之前上头还有个四哥越王元份压着,自越王元份死后,他的野心更压不住了。就算宫里还有个嗣子,但他生父早亡,生母有罪,且又是先皇后收养的,并不得赵恒欢心。

而元俨既有了这番心思,就更殷勤起来,经常入宫见皇帝表达兄弟亲情。皇帝就视他为幼弟,也不提防他,待他也甚好,经常召他进宫一起饮宴、品茶、读书、下棋。只是自从生下小皇子以来,这些事就渐渐少了。

元俨虽然有些不忿,但却也在暗暗发展势力中。不想他府中却又出了事情。原来他曾经宠爱过一个掌酒茶的宫人韩氏,有时候与人讨论事情,也让那韩氏在一边侍候茶酒。

及至赵恒生了皇子,这几年皇子身体也十分健康,元俨也渐渐息了心事。哪晓得这韩氏年岁渐大,有了春心,就与亲事官孟贵有了私情。两人本拟趁夜私下逃走,不想这两人行事不密,早被人发现抓住,报与荣王。

荣王已经睡下,闻知此事也没起来,只下令将两人分别关押,待天亮处分。韩氏心知不好。这些年她侍奉茶酒,也听到一些机密要事,若是荣王得知她要私逃,那是别想活了。狗急跳墙,人急拼命,到了这时候,她自然也顾不得什么了。这王府重门深锁,思及天亮了荣王就要知道,韩氏更加恐惧,见着佛前烛光摇曳,心念一狠,就将烛火拿起,点着了帐幔。自己却躲在一边,高叫火起。

乳母见火起,也吓了一跳,忙让人开门去救火。那韩氏躲在一边,趁机就要逃走。岂知那火势原是小的,只几个人扑灭了就行,哪晓得这一夜北风甚强,这门一开,风忽然刮进来,风助火势,忽然间窜高三尺。偏这佛堂有许多香油烛火,这风一下子把火头吹到了香油上,顿时火势大作,将整座佛堂都变成火焰,那进去扑火的仆役们都吓得退了出去。

这时候荣王府的人哪里顾得上救火,当即奔跑逃离。荣王元俨还正睡着,就被叫起来去避火。哪晓得这一夜风极大,又有了佛堂的香油为助,很快就将整个荣王府都烧着了,又渐渐曼延开来。

荣王府的东边是雍王府,雍王府的东边是相王府。此时雍王已死,雍王妃获罪削封,置之别所。府中也只有两个小主人在,乳母们见火起,先顾着主人们转移也罢了,府中财物,与荣王府一样烧了个精光。唯有相王见西边火起,这边指挥家人撤离,这边立刻下令府中军士将东墙捣毁,倒将府中财物转移出了不少。

可谁也没想到,因为荣王昔日颇得圣宠,他的王府就挨近了皇宫御膳房,厨房中多是引火之物,时值半夜,诸人都不防备,竟一下子就烧进了皇宫里。

赵恒睡至半夜,就被人唤醒,却是周怀政急报,说是东华门一带火起,请皇帝暂避西苑。

此时刘娥也已经惊醒,当下急道:“快去抱小皇子来。”

不一会儿,乳母就抱了小皇子来,帝后三人忙起身上了车辇往西苑行去。这时候火势已经映红了东边的半边天,看上去格外可怖。

刘娥这边指挥着宫人们去通知诸妃嫔同去西苑避难,赵恒已经问:“火是怎么起的,从宫外起,还是宫内起?诸王如何,内阁如何?”

周怀政也不知道,诸人此时都是一团乱麻,只知道火从御膳房方向起,也不知道是宫内走火,还是宫外起火。当下只道:“奴才也不知道,只罗崇勋来报火起,请官家移驾西苑避火。官家若要问,待到了西苑,再问罗崇勋吧。”

刘娥也劝道:“此时火情紧急,咱们快些离开,他们才好救火,明日自能追查原因。官家这会儿当叫人去让内阁大臣们避火才是。”

赵恒忙点头:“正是,你赶紧派人去内阁。”

诸人到了西苑,这一边俱是水榭环绕,不惧火灾,过一会儿,杨媛等诸妃嫔带着李氏所生的小公主也赶来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