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双管齐下(2/3)
然已经布置了防控方案,>
但是人仍旧不够用啊!捉襟见肘。毕竟重庆市太大了,动了几百号人,>
拉开小网似的筛了几遍,收效甚微。>
唉!这几天被他们搞的我焦头烂额。">
"是呀!目前形势非常严峻,>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这伙特高科的藏身之地,>
否则我们这样处处防犯,处处挨打,太被动了。">
一同来的侦缉队韩春龄队长上前说道。>
"韩队长说得对,我们是该想想办法了。">
眼下我们确实很被动啊!>
坐等小鬼子上门儿终究不是上策。>
现如今,我在明,敌在暗,千日防贼的买卖做不得。">
吴大雄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那吴先生你说怎么办?">
毛长官心中认为吴大雄一定有办法的。>
"主动出击怎么样?"吴大雄忽然说道。>
"主动出击?">
韩春龄心道:"我倒是想,立即把他们抓捕归案,>
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连南造云子的一个鬼影子也没见到,怎么抓?">
侦缉队韩春龄,屡破奇案,在这段地界也算得上响当当一号人物。>
如今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出现伤亡事故。他自然是比任何人都脑火。>
"可是主动出击,怎么出击?,没有具体目标啊!这……">
毛庆礼不解的问道。>
"这个……"吴大雄用手指轻扣了几下桌面,言道:>
"依我看,韩队长你们不如这样。>
小鬼子设局诓我们,来而不往非礼也。>
我们不妨也设一个局,就说大量招募力工。>
修建军用仓库。放出风声。在修建区域周围摆放一两架无人飞机模型标志,>
报上也配合宣传一下,所募人员要求单身最好。>
年龄20岁到30岁左右,包吃包住,额度先招200人吧,招满为止。>
我就不信日本人不派几个人混进来摸摸底细。>
尽量招募那些一看起来就觉着可疑的人员。>
这一网收下去只要有上一两个,就赚大了。>
有枣没枣的,咱先打两杆子。>
说不定里边儿能网到大鱼。">
"我看吴先生这个想法挺好,不妨一试。">
吴大雄又说道:我们不妨双管齐下。>
我看这样吧,你让你手下兄弟们按我说的几个地点试试。>
如果运气好也说不定碰上。">
毛庆礼实在不明所以,不过看吴大雄煞有其事的一番布置,似乎很有底气。>
"西郊,西郊。有草之地为郊。鸡趴窝的地方一定有草,附近有什么打谷场吗?>
吴大雄突然发问:>
"打谷场?据我所知,附近倒是有两个地方。不过,吴先生问打谷场做什么?">
"我看,可以先查一下。人要多,带足武器装备。一旦遭遇小鬼子便是一场恶战。">
吴大雄说道:>
"易经有云,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我看呐,>
重点给我查查自此向西附近的所有打谷场。>
遇到闲杂人员严格盘查。">
吴大雄的这一番话听得众人是一头雾水,疑窦丛生。>
韩春龄心道:"这,这算是什么逻辑关系呀!>
整个风马牛不相及吗?>
我好歹也在侦缉队上混了十几年的老人,>
就压根没听说过用这种方法破案的。>
这吴先生真是别出心裁了。>
吴大雄说完,看向毛庆礼。>
毛庆礼沉吟了半刻,又看了吴大雄一眼。对韩春龄说道:>
"既然这么等着不是办法,也不妨按吴先生所言试上一试。>
有了这句话,>
毛庆礼局长算是点头同意了。>
"好吧,我马上去安排!">
毛庆礼待韩春龄走了以后,问道:>
"吴先生,你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哇?>
我倒要洗耳恭听。">
吴大雄侃侃而谈,说道:>
我是基于以下判断,>
一、日本特高科刺杀小组肯定是进了重庆。>
二、日本人语言上有障碍,一定不便相互联系,>
分头行动。有其利必有其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