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瓮中捉鳖,邺城度假的曹操(1/2)
“而后等到这些人将狐狸尾巴露出来之后,那么父亲便可以让徐成外围的精兵起而攻之这样那些乱臣贼子将可被父亲拿下。”>
曹操听到曹丕这么说,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心中的想法其实和曹丕一样,可是即便如此,他还是看了看在旁边的荀彧。>
“魏王我赞同曹丕公子的说法,只是我不懂为什么沈小友能如此笃定,七日之后许昌必乱?但是,不管如何沈小友并无陷害魏王之心,为了安全起见,魏王还是移驾邺城的好。”>
荀彧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看法,然后看了一眼曹操。>
“确实如此,沈川在走的时候也跟我说过,许昌城内暗流涌动,只是我不清楚他所谓的暗流是什么。”>
曹操说道,突然间陷入了沉默,看到沉默的曹操,曹丕和荀彧也不敢说话。>
“既然这样,我们就先移驾邺城吧,文若先生,你和我一起去,桓儿你留在这里,如果七日之后真的发生了叛乱,那么你就拿着我的兵符将那些逆贼剿灭。”>
曹操说完便转身离开了,留下曹丕一个人在那里发呆。>
“曹丕公子你在想什么啊?为什么刚才大王给你兵权之时你不谢恩?”>
荀彧自从上次经过沈川的说导,便决心全心全意辅佐曹家,而经过荀彧和沈川的探讨,二人也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这曹魏的继承人必然是曹丕。>
所以在这许昌城中寻玉也是曹丕一派,只不过荀彧明白他和曹操的关系永远是君臣的关系,对于立继承人这件事情就一直没有提。>
“文若先生,我有件事不明白,既然这许昌都危险了,为什么父亲不带上我?”>
“曹丕公子,你果然跟沈小友说的一样,过于谨小慎微。”>
“文若先生,此话怎讲?”>
听到荀彧这么说自己,曹丕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虚心请教起来,荀彧看着曹丕的样子,摸了摸自己的胡须,满意地笑了笑,这就是他和沈川喜欢曹丕的地方。>
“你想如>
(本章未完,请翻页)>
果魏王想立你为世子,该如何?”>
“那父亲直接立就好了。”>
曹丕听到荀彧这么说当即想都没想,不假思索地就回答了出来,而后他便觉得回答不对,面色惊恐地看着荀彧。>
“文若先生的意思是,父亲要立我为世子。”>
“我可没这么说过,但是曹丕公子你要明白,自从曹王公子走后你变为长子,你为世子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主公之所以如此犹豫不决,便是因为除了你之外你的其他兄弟一样优秀。”>
“这让魏王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取舍,而经过在下这几日的观察,我便发现魏王对心中继承人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候选人。”>
荀彧说这话的时候,看了一眼曹丕,而后将双手背后。>
“自古以来,但凡要被立为世子者,皆需要有一定的功绩以及威望,若无功绩以及威望立出来的士子如何服众,如何能压得住那些旧部。”>
荀彧这一番话,直接将曹丕点醒了,曹丕虽然跟随曹操多年南征北战,但是基本上都活在曹操的阴影之下,尤其是曹昂去世之后,曹操心中一下没有了候选人,对于他那几个儿子更是各种考验。>
而曹操的几个儿子自然为了这世子之位,也是各种不甘心,用尽方法想要争夺,这就是为什么当曹丕的人于禁在守住江东之后,曹植第一时间就会给曹操上书要求,派他的兄弟曹彰前去。>
刚开始曹丕并没有想那么多,但是今日荀彧这一番话直接将曹丕点醒。>
“那我平了徐昌之乱,就算是镇守后方有功,但是父亲不会因为这一件事而立我为世子吧。”>
“自然不会,这只是开始罢了,你别忘了你的对手还有曹植公子。”>
荀彧这话一说出来,曹丕便明白了,荀彧是自己人。>
“那我是否派人将曹植……”>
话说到这里,曹丕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荀彧看到曹丕这个手势当即就皱起了眉头。>
“曹丕公子,你若不想做这柿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你尽管这样去做魏王最不想看到的便是骨肉相残,还有,即便你能将曹植公子陷害成功,以曹植公子在文坛的名声,您觉得您在死后会留下一个怎样的名头呢?”>
曹植是谁呀?建安七子文坛老大一手洛神赋更是搞得洛阳纸贵,这种人一旦有个闪失,有脑子的人都会知道是曹丕做的。>
到了那个时候文官集团对曹丕的口诛笔伐那是少不了的,尤其是史官,要知道,这个年代的史官可不是后世的史官,帝王说什么便记载什么这个年代的史官,可是为了记载真实的历史,甘愿受刑受死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