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55.第155章 你就是李多鱼?求订阅(2/3)

这人倒是很务实,一见面就开始谈工作的事情。

不过这种事,并不是他能做主的,海带虽然是他养的,但育苗和专利都在廉江水产研究所手里。

“这个你可得找我身边这位陈冬青同志,我的海带苗是他给的,也是在他的指导下完成海带养殖的。”

“这样子啊。”

对于李多鱼的回答。

陈冬青很是满意。

大是大非上,他这个外甥还是拎得清的。

可就是忍不住嫉妒啊!

麻蛋的,海带虽然养起来了,但他这个搞科研的人,也是出了不少力的好不好。

怎么就没人知道他的名字。

见隔壁单位这位同志想打探情报,陈冬青推了推眼镜,说道:

“何刚同志,我对你们那边的紫菜养殖项目也很感兴趣,要不我们私下交流交流?

何刚咧嘴笑了笑。

“这个不好吧,这种事,我得问下我们领导。”

“唉,你这诚意就不够了啊。”

何刚尬笑了声,虽然都是同一个系统的,但更多时候,大家都是竞争关系。

辛苦好几年研究出来的成果,在没有得到充分表扬后,哪有可能随便共享出去。

在接下来的交谈过程中。

李多鱼简单打量了这两位舍友。

花衬衫男赵甲路,一看就是正儿八经的城里人,但绝对不是学霸那种类型的。

而在这个年代,还没有正式考公,进入单位的渠道有很多,由国家直接分配工作。

除非家里有关系,不然大多毕业生都陈冬青一样,只能被分配到基层单位去。

也有长辈蒙荫的,一般是长辈退休,然后由家里的人顶替上岗,进入长辈的单位。

专业术语叫:顶岗。

一些需要人才的单位,也会搞一些招干考试,但大多也是需要文凭和专业的,更多是靠熟人介绍的。

也是因为录用体制并不健全,所以在这个年代,经常出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情况。

宿舍里。

四人相互了解了番,两位学霸就各自专业的领域,讨论了起来。。

李多鱼发现养殖他懂。

但一旦涉及到他们学术的专业术语,他就开始懵逼了,有时他也搞不明白,明明就很简单的道理,为啥要弄一堆普通人很难懂的词汇出来。

见两人聊得起劲。

李多鱼和赵甲路只好到走廊去抽烟,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多鱼,你哪个学校毕业的。”

“我才初中,还领的结业证。”

“卧槽,牛逼,我也只是个中专生,看来这里面,就我们文凭最低了。”

李多鱼笑道:“没事,垫底的人是我。”

赵甲路跟李多鱼勾肩搭背起来,说道:“榕城我熟,今晚要不要我带你去个好玩的地方。”

“第一天,还是规矩点。”

赵甲路赞同道:“也对,说不定,还有可能查房,我听人说,像我们这种培训,管的还挺严的。”

报到的第一天。

除了互相认识外,熟悉一下学校环境外,几乎没啥事可做。

大家吃完晚饭后。

就在各自的呼噜声中睡着了,等到了第二天时。

李多鱼来到教室后。

这才发现前来培训的人还真不少,他们这一个班,足足有四十多个人。

隔壁还有一个班。

但培训的并不是曰语,而是英语。

李多鱼记得,这个时候咱们国家跟美丽国和岛国正处在如胶似漆的蜜月期。

榕城跟岛国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