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断了条胳膊的人(2/2)
,生活还算美满。>
但是天不遂人愿,每天杞人忧天,担惊受怕的他,最终还是出了意外,被切掉了一条胳膊。>
因为没了胳膊,失去了工作,厂里面又没有赔多少钱,一下子生活变得艰难起来。>
生活面临困境,老林变得日渐消沉,变得敏感,一碰就炸。他老婆翠娟被他打跑了,儿子生病死了。他像一个行尸走肉,毫无生活的希望。>
他揣着刀,想要去把厂长杀了,但是恰好碰到厂里面又出了事故,一个年轻人,被切了腿。>
看到这幅场景,他忽然笑了起来,他不想砍人,也不想死了。>
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至于断了胳膊的老林以后的生活到底如何,谁也不知道。>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在那样的一个社会里面,上演了这么一出压力的人性戏剧。>
庄语醒来的时候,脑袋昏昏沉沉的,梦里面的那篇电影让他看得有些发懵。>
他不知道为什么这次会有电影看,跟之前大不相同,随后他又有了自己的猜测,可能是跟他的晋级有关系。>
到了秀才之后,获得新作品的方式有了改变,看起来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说不定到后面他晋级到举人之后,就能像其他举人一样,能够入境呢。>
想到《断了条胳膊的人》这篇小说,庄语拍了拍脑袋,想要把那种压抑的感觉拍散,让脑子清明一点。>
这篇小说的作者叫穆时英,是民国时期一位极其优秀的小说家,他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
可惜他英年早逝,年仅二十八岁就被国党暗杀。>
如果他没死,或许也能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过在这一世,他不仅仅声名不显,甚至是直接就没了这么个人。>
穆时英是都市小说的先驱,在他笔下,二三十年代那昙花一现的畸形文化被描述得淋漓尽致。>
当然了,这篇《断了条胳膊的人》并不确切属于这种都市文化,他反而是一种偏草莽的工人阶级文化。>
它讲述了一个穷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当没了物质支撑之后,任何事情都将面临考验,亲情、爱情,意志和信念,在重压之下,人性扭曲的一面也将展露出来。>
这篇小说,让庄语想到了卡夫卡,因为在人性异化和悲观主义方面,卡夫卡可是大师。>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