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你跑我追(3/5)
,他儿子多大我儿子多大。行行行,不就是不让带孩子吗,没她老人家咱儿子还没姥姥带不成,我就当我是个没婆婆的。”说完她眼珠子朝着老大周仁元一瞪又对着软骨头老三眼白向上一翻也不管众人怎么看她,一向敢说敢做的老三媳妇就这么扭着屁股走了。
周仁元跺了跺脚,脸也成了猪肝色:“老三,你瞧瞧,你瞧瞧你这个能说会道的好媳妇,我是跟你们在讲道理懂不懂,我是不想让别人看我们周家的笑话明不明白,我今天话就撂这儿了,谁的媳妇要是不讲道理敢为难咱妈,不怕我说难听的趁早给我离,这样的女人不配做我们周钱的媳妇,老婆可以再娶儿子女儿可以再生。”说到这里周仁元庄重的指了指老太太:“可是我们的妈就只有这么一个,我今天就讲到这里,讲多了你们也不爱听,来,妈,你先去休息。”
周仁元最后几句老太太神色动了动,一向心气沉稳又身体健康的她倒是第一次觉得做人有些累,倒是也不跟儿子们见外了起身摆摆手说要躺里屋去歇一歇。
谁都不知道当时默不作声的朱玉枝心里其实无味杂陈。老太太四个媳妇就她头胎生了个“不带把的”便是周非叶。按照当时“传宗接代”的思想朱玉枝是铁定要生第二胎的,她又没有老三的媳妇有条件,婆婆不带还有个妈撑着。她从小在单亲家庭长大,周非叶姥姥又早早过了世所以三个儿媳中她是最需要老太太“帮衬”一把的。
朱玉枝也知道周仁元什么心思。周仁元的儿子周建国那年已8岁了,农村的孩子到了他这个年纪自理能力自然是足够了,再加上周建国聪明懂事还能帮着周仁元夫妇烧饭添柴火了所以周仁元自然可以给他们讲这番“道理”。
以前,周仁元怎么从来不讲这个理呢。
就因为周仁元做事“讲道理”便成了老太太最欢喜的儿子,因此他家里日子也过得最像样。
朱玉枝有几次下班回来偶尔也会看到老太太偷偷塞钱给虎头虎脑比他爸还精的“周建国”。
周建国则是机灵的把钱塞进衣服兜里然后对老太太附耳道:“奶奶放心,建国不会对别人说的您给的钱我连爸爸妈妈都不说,您看成吗?还有奶奶我长大了要赚好多好多的钱,将来我也给您。”说完吧叽一口对着老太太那个额头亲下去。
老太太高兴的一把把周建国搂进自己怀里:“我的好孙子乖孙子,奶奶没有白疼你。”
每次下班前来老太太处“领回”周非叶的朱玉枝看到这样的画面都假装没看见,心里的无名火会莫名其妙的在当时还只有三岁拖着鼻涕在玩蚂蚁的周非叶身上。
朱玉枝先是对着婆婆说句:“谢谢妈。”然后就粗暴的拖着周非叶的小手回自己家了,周非叶细胳膊细腿的常常被生拉猛拽的朱玉枝扯得哇哇大哭。
周非叶边哭边还像个小狗似的对周非叶摇尾乞怜道:“妈妈,妈妈,我要吃小花猫鱼条。”
“你个死孩子,就知道跟我要,奶奶那儿你怎么不要,你怎么不要,你看你老唐。”朱玉枝倒不是真怪周非叶,周非叶毕竟那时才三岁,三岁的孩子谁跟她亲她就赖着谁,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人老太太根本就不喜欢她孩子。你说朱玉枝有什么办法,只能忍着呀,难不成还上去指责老太太。说那个什么,您老人家怎么这么偏心,老大的孩子是您孙子,我的孩子就不是您孙女,您给人家钱揣兜里让我家孩子饿着。
这便好了,下次老太太直接不带了,到时候朱玉枝只能哭去。
朱玉枝回到家气也消了,也许只有听听女儿的哭声她才会记住自己那段辛苦上班又要牵挂孩子的日子。
不过朱玉枝后来想通了,生气没什么用,生出来的气都在自己的五脏六腑里,婆婆照样过得好好的。
老太太过不好的时候是周非叶十六岁的时候,老太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