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七节、子弹的改良(2/4)

加工精度,许多精密零件还是要靠老匠人一点点手工打磨出来,就这样才勉强组装出堪用的平板玻璃生产线,并且因为材料强度不够,机器磨损率高的让人头疼,为了维持流水线的生产,必须要专门安排一帮人随时加工易损零部件,好及时维修机器。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制造出高精度车床?所以这段时间姜田一有空闲就在琢磨着如何改进生产工艺。

要说劳累的话,宋懿完全比姜田还辛苦,但他属于痛并快乐着,自打知道了姜田开始接手火器研之后,整个科学院的人都明白又要有惊世骇俗的东西诞生了。普天之下也就只有皇帝能无视姜田的懒惰,强行要求他卖力的干活。否则这位爷在科学院虽然无人能惹,但也绝不会主动的承担什么科研任务,最多也就是心情好的时候提醒你一两句。现在看重军队建设的陛下对他这种懒散的作风终于忍无可忍了,那么大家也就拭目以待看他还能制造出什么意想不到的好玩意。

“中国科学界的问题不是人不聪明,而是太过功利讲求出成果,但却又对基础研究嗤之以鼻。试问你连怎么走路还都不知道呢,又怎么学会爬山?”姜田叼着铅笔对着一堆图纸愁:“为了规避材料的不足,只能将机器设计的复杂不堪,就这还未必能管用,他要是真懂科学,至少也先等原材料出现突破啊!”

在一边绘图的宋懿和心月都没吱声,傻子也知道他是在抱怨皇帝瞎胡闹,可这话除了他之外没人敢说出来,再说他姜田出现之前,张韬可算是中国最了解科学的人,除了姜田之外谁敢否定皇帝的学识?只不过在科学这个方面,整个中华还真是找不出一个可以和他比肩的人物,所以无论他怎么抱怨,大伙都要装作没听见一样该干嘛干嘛去。

在一边打酱油的张环听了他如此诋毁自己父皇,心中不太是滋味,便想着辩解几句:“想必皇上日理万机,无暇思考科学之事,再说这也体现出他对您的信任啊!”

知道内情的人都听出张环给自己老爸开脱呢,可偏偏姜田与心月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心月倒还好说,这个小师弟平时嘴比较甜,又肯钻研科学,所以很对她的脾气。姜田却早就被这个狗皮膏药一样的学生缠得不耐烦了,所以只是看了他一眼冷笑道:“日理万机不假,可术业有专攻,他这种信任只能助长投机取巧的歪风邪气,今后若是天下的科学研究人员,一个个都工于名利,想着如何“短平快”的获取成果,最后只能是沽名钓誉、弄虚作假,那中华还是要继续沉沦下去。我为什么要费尽心机开这个私塾?还不是想让你们学会更多的知识,最终学会独立思考!”

这番话说得入情入理,张环瞠目结舌不知该如何反驳,其实以他的科学水平来看,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了,但是面对姜田时那种高山仰止般的敬畏感觉依旧没有减少,甚至可以说他更加的确信自己的无知到了让姜田蔑视的程度,也许这位姜夫子没有瞧不起任何一个学生。但正如自己父皇所言,只有当知识更加丰富的时候,才能更加深刻的了解到自己的无知。

吴远一看这爷俩要吵起来,赶紧朝宋懿使眼色,后者也马上心领神会,于是温言劝道:“先生的苦心学生们自然难以体会,只是如今北方不靖,若是学前人那般休养生息以图再战,未免耗费时日过久,也恐生枝节。故而陛下心急如焚谕令先生改良火器,虽有急功之嫌,但也是以天下苍生为念。”

姜田将手插进凌乱的头中搔着头皮,然后长叹一声扔下了铅笔:“你说的这些我难道还不知道吗?人人怀念强汉盛唐,却无人想过当初也有城下之盟被人凌辱,自古弱国无外交,你想威加海内当然要靠枪杆子说话。只是他这圣旨说的笼统,规整火炮还好说,无论是从用途、口径还是装备级别上划分,都只不过是文案作业而已。可这提升火枪性能达百分之五十的要求,在技术上虽然有办法,但是要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