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十五回(2)(1/2)

没办法,吕树声带上干粮又出发了。他大约走了半个时辰,翻上一座山,眼前出现一条二里多宽、三丈多深的大沟,沟壁是垂直的悬崖,沟底荒草没顶,常有野兽出没。如果绕行,中午就很难赶到冰冰背了。

怎么办?就在他一愁莫展之时,他忽见下面岩壁上,上、下交错长着两棵小松树,沟底还有一块向上凸起的巨石。吕树声大喜,他毫不犹豫地攀壁而下,然后松开双手,身子荡起来,轻轻落在下面的小松树上,借其弹力,一个鹞子翻身,双手抓住了下面的另一棵小松树,接着又是一个鹞子翻身,落在沟底的巨石上。他来了一个“七步赶蝉”,脚踏草尖向前跑了七大步,轻轻落在地面,拨草而行。大约向前走了不到半里路,荒草中又出现一条大约有两丈多宽的小河,吕树声来了一个蜻蜓点水,飞过河去……

沟内棘藤拌脚,行走艰难,有时静得吓人,有时狼嚎鹿鸣。太阳当头,沟内无风,热得吕树声通身流汗。他顾不了这些,一心要在中午赶到冰冰背。

为了抢时间,吕树声横穿沟底,来到对面沟壁下。阿弥陀佛。沟壁虽陡,但能攀缘。他很快攀上沟顶,顺着羊肠小路,来到石板村。向人一打听才知道,冰冰背在村西太行山的半山腰。吕树声马不停蹄,沿着山中小路往上爬去。这时他挥汗如雨,口内生烟,不知走了多少路,忽然,眼前豁然一亮:一股清泉,冒着冷气从石缝中钻出来。难怪此处叫冰冰背,现在正是六月酷署,这里却是冰凌重挂,寒气袭人,和山下截然是两个季节。

吕树声无心观看这奇异的夏季冬景,捧起泉水喝了一个饱。泉水甘甜,凉透肺腹,一身臭汗顿时消尽,甭提有多凉爽了。

猛然间,吕树声看到对面石头上有一行字:到蘑菇岩上取解药。这是张弦留下的字,他是在刁难我。气得树声大骂张弦不讲义气……蘑菇岩在哪儿呀?他不知道,只好返回石板村向人打听。有人告诉他:从太行山顶向北走十里,有块形如蘑菇的巨石便是。吕树声无奈,啃了口干粮,又上路了,在太阳落山前,找到了蘑菇岩。

好一块蘑菇形的大石头,菌盖、菌柄皆有,从地面到菌盖有一丈多高。菌盖有两间房子大小,上面陡峭而光滑如镜,人在上面很难站住脚。张弦的药匣子,就放在上面。

吕树声围蘑菇岩转了两周,也没有找到任何东西能帮他上岩。太阳就要落山了,为了朋友,只能一搏。

吕树声脱掉衣裳和鞋袜,只穿了一件裤头,一纵身,跃上了菌盖。岩石被太阳晒了一天,如同烧红的铁板一样,烫得脚掌难以忍受。他借惯力向上急跑几步,眼看就要够到药匣子了,脚下的汗液被岩石吸干了,开始向下滑,他向上一纵,趴在岩石上。借着岩石对汗液的吸附力,又向上蠕动了几下,抓住药匣子,滚下蘑菇岩。

他打开药匣子,里面是五颜六色的药包,上面一个字也没有,不知哪包是‘七日消魂散’的解药。他正在为难,忽见边上掖着一张纸条,抽出一看,上面写道:笑笑笑,拿着药匣子,找不出药?气气气,解药就在匣子里,自己找去。吕树声这个气呀。知道张弦又再捉弄他,他站起来大骂道:“张弦,你给我滚出来!我知道你就在附近,把解药给我找出来……”不管你怎样骂,张弦就是不露面。

没办法,他只好在药匣子里乱翻,突然他又发现药匣子下在还压着一张纸条,抽出来一看:黄金留一锭,放在药匣中。黄包是解药,药到驱睡虫。吕树声看罢,大骂张弦是吝啬鬼、刻薄的小人,朋友也不放过。他真想和他理论理论。又一想,算了吧,他并无害崔四诚之心,只是想在我们面前卖弄卖弄他的本事而已。这种不仁不义之人,以后少招惹他就是了。

想到这里,他从百宝囊中取出墨盒和笔,在纸条后面写道:汤阴论剑情意长,暗地投毒理不当。太行取药我不恼,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