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四章 凉州风月美,遥望居延路(十)(1/2)
更新时间:2012-11-26
这次首先站出来的是雍州刺史阎忠,“道尊,对于别的部署在下并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对于这个白虎军,在下认为并没有必要将他们召回太平城,而是可以直接从敦煌郡的北部翻过涿邪山和俊稽山,主动向北方草原上的异族发动进攻。如今凉州的北部边境虽然还没有接到遭受入侵的消息,在下以为可能是因为这只异族联军是以鲜卑人为主的,是从东北的幽州的北方出发的,目前还没有扩张到凉州的北部边境,所以这对我们将是一个机会。”
阎明并没有直接答复阎忠,而是表示自己会首先考虑一番在做决定。
这次会议的最后有人问题之前制定的春耕准备工作会不会因为这次异族的突然入侵受到影响,阎明则借助这个机会再次重申了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保证春耕准备工作将按照之前的计划进行。
经过一年的发展,如今凉州境内的耕地有一半多都经过了改造,修建了完善的水利设施,新开垦的耕地也有数百万亩,在突然出现数个强敌的情况下,保障粮食的生产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大汉的主要产量区域豫州、冀州、青州、兖州和徐州都经历了黄巾贼的叛乱,人口大量减少,耕地也被严重破坏,黄巾贼被平定之后,如今刚刚有了一些恢复的迹象,但是北方异族的入侵很可能给大汉北方的幽州、冀州和并州造型新的破坏,使得大汉境内的粮食生产不能得到保障,为了让大汉政权能够支撑下去,太平道很可能需要向大汉朝廷提供粮食的支援,所以保障粮食的生产才显得更为重要。
商议完了这些事情,各州的刺史以及各郡的太守都需要离开太平城前往任职地赴任去了。根据太平道整体战略计划的安排,这些人都被分配了各自的发展任务,太平道还设置了严格的考核体系,不能完成计划的官员要受到严重的惩罚,而超额完成计划的官员则会得到丰厚的赏赐。
——————————————————————————————————————
洛阳城,议事院。
此时南方交州异族北上入侵大汉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洛阳城,但是北方草原异族联军入侵的消息却已经传到了洛阳城中。
对待外敌入侵的问题上,大汉从立国之初就从来不会考虑战或不战的问题,而只会考虑应该如何作战的问题。这次在面对北方异族入侵的问题上,朝中诸公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战!在平定了波及大半个汉朝的黄巾之乱之后,朝中诸公急需一场对外的胜利来增加百姓的荣誉感。
只是在应该由谁指挥这次的战斗上,议事院中的诸公之间还是发生了分歧。
从汉武帝之后,大汉上下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对周围的异族都用强大的心理优势,他们从来不认为对外的战争会有失败的可能性,所以都将这次的作战机会当做了赢得声望,挣取功勋的机会。
本来何进身为大将军,统领军队带外作战责无旁贷,但是一则何进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领兵作战经验,二则议事院中的三公及他们的僚属对何进在议事院中的强势十分不满,一直希望削弱何进的势力,自然不愿意让何进再次领兵挣得威望了,第三,何进本人也不愿意离开洛阳这个权力中心。他现在虽然贵为大将军,而且在议事院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是一旦离开洛阳,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边允和韩约都极力劝说何进留在洛阳城中。
除了何进之外,最有资格指挥这次战争的就是在之前平定黄巾军的战斗中立下大功的卢植、朱儁、皇甫嵩三人。这三人中,卢植地位最高,他的加衔太傅位列上公,比三公还要高一点,只比何进的加衔太师低一点。而且在冀州作战的经历也充分展示了卢植的军事指挥才能,本来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是议事院中的诸位公卿原本就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