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章 辽东烽火照甘泉,蓟北亭障接燕然(二)(2/2)


就在浮桥将要搭建到汉军弓箭兵的射程之内的时候,对面的岸边又出现了两排的弩车。这些弩车射出的弩箭准确的落在了汉军的弓箭兵阵地,逼迫得汉军的弓箭兵只能无奈的继续后撤。

公孙瓒被气得捶胸顿足,但是却无能为力改变这种被动挨打的情况,只能做出了当时的条件下最正确的决定——将防守在马砦水北岸的士兵全部集中在西安平城中,凭借坚固的城墙和对方周旋。

由于公孙瓒放弃了马砦水的防线,大韩帝国的军队很快就越过了马砦水,来到了安平城下。

这一次大韩帝国的皇帝陛下依然送来了劝降书,不过不是通过信使送进的安平城,劝降书的内容也变得非常简单,只有四个字:“是战是降”。

公孙瓒的回信依然十分简短,只有一个字:“战!”

于是大韩帝国的军队没有再做停留,一方面在城下按扎营寨,一方面就将投石车布置在了城下向着城墙开始射击!

安平城只是一座普通的县城,城墙都是夯土所建,外面并没有包裹砖石。在这一段时间里公孙瓒只是将城墙坍塌的部分进行了修补,城墙的防御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抵挡对方的投石车说投射出的石块。

石块砸在城墙上,使得城墙上的夯土一块块的掉落,城墙上很快就出现了一个个的缺口,公孙瓒只能带领士兵冒着对方随时可能落下的石块修补城墙。

第一天的时间,城墙就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照这个进度下去,最多三天城墙就将被彻底摧毁。

当天晚上,趁着天色阴沉,没有月光,公孙瓒带领着自己的五百亲兵精骑偷偷的离开了安平县城,准备偷袭大韩帝国的大营。

可是军队刚刚离开城池,守在城门外的斥候就发出了警报,一直在军营内执行战备任务的两千名骑兵立即冲出了军营,向着公孙瓒的五百精骑冲过来。

面对着偷袭反被伏击的情况,公孙瓒没有丝毫的犹豫,带领着手下的精骑毅然的向前冲了过去。

在两军相交的一瞬间,血肉横飞,残肢乱窜。

公孙瓒的武艺其实说不上高明,在人数远多于己方的情况下,公孙瓒左支右挡,十分的狼狈。

好在他手下的这些亲兵精骑都是百战老兵,单兵素质远高于对面的大韩帝国的士兵,这才在人数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依然稳定住了局面。

不过此时得到警报的大韩帝国大营已经亮起了冲天的火光,大营内的士兵已经开始起床备战。

看到又有新的士兵离开了大营,公孙瓒只能无奈的掉头返回安平城中。甚至在损失了两百名骑兵的情况下才把后面一直紧紧纠缠住自己的追兵给甩掉。

第二天,大韩帝国的军队没有继续攻城,他们甚至还故意放进了一名从后方前来报信的信使进入西安平县城。

这名信使给公孙瓒带来了一个让他几近崩溃的消息,大韩帝国的水军绕过辽东半岛,从辽水北上,如今已经围困了辽东郡的郡治襄平县。

虽然这只水军的人数并不多,但是公孙瓒将辽东郡的主力也都带在了身边,襄平县内的守军也只有两千多人。一旦襄平县失守,公孙瓒将失去在辽东的立足之地。

在公孙瓒担任辽东太守之后,为了准备和周围异族的战争,公孙瓒就开始征调辽东郡全郡以及附近的玄菟郡、辽东属国和乐浪郡的粮草,将之全部储存在了襄平城中,同时襄平城中还储存了幽州东部数郡储存的各种装备以及器械,这次出征,公孙瓒只带了其中很小一部分粮草物资,襄平城内储存的各种粮草物资装备足以供应公孙瓒在辽东三年的征战。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