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一章 传闻交州初陵梁,东连五溪西氐羌(三)(2/3)

军长的这份计划已经十分完善,几乎将所有的可能都考虑进去。只要董军长掌握的情报是真实的,那么按照这份计划作战,胜率应该在八成以上。”杨福对杨腾的态度虽然和谦卑,但是话语中却流露出深深的自信。

“八成的胜率,倒也不算了低了,那你觉得还有可能有更完善的计划吗?”杨腾接着问道。

“请恕在下无能,是在是不可能再制定出比这份计划更完善的计划出来了。不过对于这份计划中的一些细节,在下可以根据实际作战情况进行一下调整,可以保证这份计划更加顺利的进行。”杨福回到到。

“那就这样吧,一会儿我把各师的师长还有各旅的旅长都叫过来,你给他们详细布置一下作战安排。三天之后,我的第三军和董军长的第一军将同时出发。”

“是,大人!”

三天之后,大军同时离开了成都城和江州城,开始向益州南部进发。

在大军开拔之前,护教军第一军和第三军的先锋已经出发。护教军第一军的两路前锋之一的第一军前师师的三个旅在护教军抵达成都之后并没有进城休息,而是沿着岷江继续南下,在抵达岷江和泸江交汇的僰道(今宜宾)之后才停下脚步。

僰道处在两江交汇之处,三面环水,易守难攻,在这里,第一军的先锋部队按照董卓的命令加固了僰道城,就在僰道城的加固工作完成之后不久,交州叛军的前锋也抵达了泸江南岸。

这支交州叛军并没有直接攻城,而是首先向城内下达了劝降信。在信中,对方自称是大越国的西路军大元帅,奉大越国皇帝陛下恢复百越旧土,希望城内守军能够主动献城投降。

城外,交州叛军中最大的一面旗帜上绣着的是一个工工整整的汉隶“越”字,其他的帅旗、将旗等上绣的也都是工整的汉隶。

面对着自称大越国的叛军,守城的士兵只送上了一声轻蔑的冷哼。

由于先锋军数量并不算多,所以董卓给他们的命令也只是据城防守,并没有沿江布防。

大越国的军队很快从僰道城的东西两侧渡过了泸江,但是由于僰道城的南、北、东三面都是沿江而建,交州叛军根本无从进攻,只能从唯一不临江的西面狭窄地带发动进攻。

大越**空有庞大的军队,在西面狭窄的通道上却施展不开,对僰道城内的守军毫无办法。

而董卓率领着第一军的主力已经离开了成都城,正在向南赶路。

第一军的第二路先锋军从江州出发,沿江水逆江西进,占据了江阳、符节两城。江阳和符节两城也都处在两江交汇之处,易守难攻。加上江州和僰道,这四座城池几乎完全扼守住了长江一线的防御。

董卓在派出这两路先锋的时候还没有接到阎明南下的建议,这些先期南下的先锋一方面是为了防御南方的交州叛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前为自己的两方面计划做准备。

杨腾虽然没有提前制定什么作战计划,但是为了巩固自己南方的防御,让然向南派出了一支先锋。这支先锋由护教军第三军中师组成,从成都向西南方向进入蜀郡属国,一支抵达了蜀郡属国和越隽郡交接的牦牛县。蜀郡属国是一个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半自治区域,境内以羌族和氐族为主,汉人只占了很少一部分。而第三军中师是杨腾目前唯一能掌握的核心部队,虽然经过整编,但是全师仍然以氐人为主,其次是羌人,汉人只占很少一部分。让这样一直军队进入蜀郡属国正是最合适的选择。

果然,第三军中师凭借自己的民族优势很快就和蜀郡属国的各个部落打成了一片,彻底控制住了蜀郡属国。

由于越隽郡东部有大小凉山以及泸江等山水阻隔,大越**并没有选择从犍为属国进入越隽郡,而是选择从益州郡进入越隽郡。因此当第三军的主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