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1章 补齐了亲事波折(2/3)

没法面对面求问余尚书的意思,大伯与对方书信往来了几次结果却不曾详说,只告诉了崔文康女方怒气未消,却不知究竟进展如何。

这几日堂兄往他屋中来得勤,想也知道他原意是希望安抚自己,可崔文康见他如此殷勤却更为揪心,仿佛是怕他得了坏消息想不开似的!

正如他所料,余尚书和那逼了自己亲女出嫁的郡王一样,也是个眼里容不了沙的人,当崔婉兰作风问题被爆出后他就已经心生不满。

没多久又听说她自缢死了证清白,若是寻常人自然就信了,混迹官场数载的余尚书听闻后心里却是咯噔一响,再一问大理寺得知崔家没让仵作进门,这心里便更为不舒坦。

他先是觉得崔家养出了贪慕虚荣、不守规矩的女儿这家风似乎出了问题,但也可能只是仅此一人养歪而已,可后续事情一出余尚书和余父才是真正的寒了心。

余父是个书画大家,平日里做事较为恣意,偏偏遇到此等大事却很是拿不定注意,怕自己考虑不周坑了女儿,只得向父亲求问:“都已过了大礼这可怎么办?”

“退亲吧,都能狠心活活逼死自己家女儿,谁知将来还会出什么事儿?”余尚书看向儿子,替他做了这决定。

若是初晴过去了他们对媳妇不满意,是不是也能悄悄弄死了报病亡?大户人家也不是没这种事儿,例如改朝换代有被抄家灭族的,嫁出去的女儿会有怎样的下场只看夫家是否心善。

“只是,还需寻个妥当的由头,不能有损十三娘的名誉。”余父暗暗沉吟,身着竹青衫袍身材高挑的他一副风度翩翩文士模样,但说起女儿的终身大事却不由露出了狠厉神色。

余家长辈恨不能给崔文康按个特别不名誉的罪名,以便顺利退亲,只可惜他此刻是居丧不出门,没法下手。

听闻此事的余初晴却有自己的主意。

她见过崔文康喜欢他坦坦荡荡的言谈举止,她相信这个曾傻笑着直言“我不会吟诗”的男子不会是表里不一的奸诈之徒,她原意赌一赌,信他不会遇事心狠手辣的推了家中女人去死。

因而,余家十三娘赶在余尚书退庚帖之前跑到祖父跟前跪下求到:“如此情形不论什么缘由退亲儿都会毁了名声,即便是还能再嫁又有谁能知下次会不会再遇波折?何况,忠臣不事二主,一女不侍二夫——余家怎能出尔反尔?”

“本是他家有错,关你何事?”余尚书一脸无奈,他从始至终都是在为孙女儿着想,偏偏对方不领情!

“可错的并非是儿所许之人!”余初晴固执的据理力争。

余尚书屈身扶了孙女儿几次,她都不肯起身,只求答应让她顺利出嫁,不由觉得头疼万分,嘴里冒着苦水叹道:“同父的妹妹,这还能掰开了来算?家风不正如何能嫁?”

“除了家风还得看人品,他人品可有不好?”余初晴自幼就是得宠的,丝毫不怕祖父的黑脸,仰着脸双眸炯炯有神的说道,“何况,这家风不正一说还得再斟酌斟酌,谁都知道崔家二房继母张氏克扣前面嫡妻生的儿女,舞弊的是她儿子,差点私奔的是她女儿,可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但那不同母的兄妹何错之有?”

看着她这侃侃而谈的模样余尚书越发头疼,不由口不择言道:“你闭嘴!那崔承望也不见得是一道好梁!”

余初晴被祖父一吼只得垂下头,半晌后却又轻声嘀咕道:“歹竹还能出好笋呢。”

“你——!”一时间余尚书被气得笑了,好话坏话她一人都说了个净,闹半天就是无论如何都想嫁那人吧?真是后悔当初让他俩私下见面,匆匆一叙竟能让孙女暗许芳心。

拗不过孙女的余尚书只得暂时放弃了退庚帖的打算,反正崔文康得居丧不如就先拖着,准备仔细打探了崔婉兰的死因,继续考察这家人的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