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皇登基(2/3)
绝影呢?”
“绝影也已经顺利的潜伏在了临淄王身边,只是绝影回报说上官婉儿似乎对她起了疑心,防备颇重。”
“那就让她继续潜伏,争取到李隆空的信任,关键之时,本座或有大用。”
“是主上。”
“看来,本座得往博州一行了!”主人轻轻叹了口气。
“主上圣明!”
……
二天的时间里,所有的人都在猜测新皇是谁,可所有的人都没有猜的出来,终于——
在大唐皇宫之中,丧葬之礼进行得忙而有序,礼部尚书魏元忠命皇宫钟楼敲响钟声召集京中四品以上文武大臣齐聚含元殿,大臣们按早朝的朝班排好之后,魏元忠请出了先皇李治留下的遗诏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大声宣读出来,于是在众臣三请求之下,武则天协着太子李显终于坐上了那张象征着天下至尊的皇帝龙椅。
群臣身穿朝服头戴梁冠。手执荀板隆重而恭敬的向武则天与新皇三跪九拜山呼万岁。
努力保持着皇帝该有的威严表情,李显强抑住内心的激动之情,曾经他只打算做一个太平盛世的逍遥王爷,以吃喝玩乐为毕生的唯一目标。可世事难料,曾几何时他竟然一步一步靠近了朝堂走进了权力的中心,甚至于今日竟名正言顺的坐上了皇帝的龙椅,回想往日种种,李显此刻如坠云雾,就像在做着一场令人不敢置信的美梦。
望着殿下,文武大臣毕恭毕敬向他行着跪拜之礼,李显忽然觉得权力抓在手里的感觉竟是如此的美妙与满足。难怪古往今来无数人为了得到这个东西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权力的妙处也许只有在得到它以后才能细细品位得出来。
坐在象征天下共主的龙椅上,坦然接受朝臣膜拜,手握天下权柄,这种驾凌众生的感觉又岂是当年一个默默无名的逍遥王爷所能比拟的?
李显不禁将目光投向身侧,猛然发现,自己的母亲武则天正一脸微笑的看着他,虽然没有任何的表示,虽然依旧笑的很慈祥,可不知道为何,他竟然有一种被毒蛇咬上的感觉,这才想起,虽然他已经登基为帝,可大唐之中真正能做主的还只是他的母后武则天。于是收敛心情,老老实实的端坐在了龙椅之上,目光平视。可没有人知道他的后背已经满是汗水了!
新皇登基之后,依礼制当与群臣一同商议先皇谧号经,三殿大学士以及翰林院六部官员共同商议,小总结先皇在位时所行功德和作为,终于定下先皇溢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综观先皇一生,于政事上作为不多,但却也延续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于兵事上,却也压的西域众国以及土蕃等不敢有异动,就算是强大的突厥虎狼之师也是不敢轻意的直犯大唐兵锋。使深受征战之苦的大唐百姓军民有了喘息之机,此功虽然说不大,可也颇为不易。故群臣一致请奏将先皇的溢号定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以彰其功留于史册。
溢号既定,接下来便是新皇颁旨大赦天下囚徒,除谋反之罪不赦之外,余者皆可减免。然后便是封赏群臣,以示恩情。
登基大典一切都进行的非常顺利,朝堂众臣都是熟知礼制的,该到什么程序就走什么程序,皇帝宝座下礼部尚书魏元忠一条条的读着圣旨,而底下的众臣则在该呼万岁的时候呼万岁,该称颂吾皇英明的时候便称颂吾皇英明。一切都照足了程序走没出半点岔子。
魏元忠暗暗擦了把汗,封赏群臣这是最后一个程序了,新皇的登基大典终于在他的主持下无惊无险完成得完美之极。
从头至尾,武则天都显的很是安静,仿佛真的退居幕后了一般,可她越是安静,一众文武大臣心中却越发的不安。没办法,能混到朝堂上来的,还有谁不清楚武则天的心性的,即便是真的不清楚武则天的心性,可也知道武则天以往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