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七十六章 做得出出来和做不出来(2/4)

兵救援,咱们就没了优势。”

“可粮草……”

韩世萼张了张嘴,却脑子里却没有主意。

“向百姓征粮!”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儿斩钉截铁的说了四个字。

“三日之内,永清城方圆二百里之内的粮食务必都要征过来。有多少要征多少,至少要足够大军十日所需,攻克南漳之后粮草之急便能缓解。南漳城中有数万梁军,必然是屯备了大量粮食补给的。”

“可这样,便会失了民心。”

韩世萼犹豫了一下说道:“连日大雨,夏粮大多烂在地里根本来不及收,方圆数百里内只怕百姓都要靠着存粮度日,若是将粮草都征集来,百姓无可度日,只怕立刻就会激起民变,失了民心,万一……”

“孤现在不怕失了民心。”

李世民摇了摇头,看着韩世萼认真的说道:“只有已经坐上那个位子的人才会担心失去民心,孤现在要的是迅速扩充实力,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然是要以战养战的,打到哪里便劫掠到哪里。孤也知道这非义举,但现在孤没心思去行什么仁义道德却让自己举步维艰的事。”

他看着城中百姓们互相搀扶着集结的场面,眉角挑了挑说道:“若是孤能将这一局扳回来,日后自然会善待百姓,多行仁政……可现在孤没有这个能力,只能让他们受些苦了。”

“另外……”

他转头看了韩世萼一眼说道:“百姓没了粮食难以度日,便成了难民,孤没办法养他们但他们却对孤有用……将所有壮丁全都征入军中,驱赶老弱妇孺往襄阳方向走,若他们不去就杀几个人逼着他们去。到时候大批难民涌到襄阳城下,若是萧铣不开城门接纳难民,那失了民心的便不是孤,而是他。”

李世民嘴角挑了挑说道:“因为这本来就是他的地盘,是他的百姓。”

韩世萼脸色一变,心中一声长叹……六月间连日大雨,本来丰收的年景变成了灾年。隔着几千里,长安城附近大旱数月田里的粮食几乎颗粒无收,而房陵郡的百姓本来已经看到了丰收的希望,一场连绵多日的大雨将这丰收的希望变成了绝望。大雨滂沱,田中泥泞根本没办法将已经成熟了的粮食收回来,粮食都倒了,泡在水里哪里还能吃。

进了七月,大雨过后天气虽然放晴,但百姓们心里却一点轻松都没有,地里的粮食已经发了芽,才几日就绿油油的冒出来一层。这逆了时节长出来的秧苗根本就不可能打下粮食,就算长起来到时候结出来的也都是瘪子。而等到田里能进去人之后再将样秧苗都拔了重新种上粗粮,时节上也已经过了不少,最少要到深秋才能收获,产量自然不会太高。

而现在他们需要的可不仅仅是口粮,还有种子。勒紧肚皮将种子洒下去,就算一天一顿饭熬着也未见得就能熬几个月。而雪上加霜的是,他们本就不多的存粮却都被秦军强行征了去,而且一个铜板都没有留给他们。

永清城方圆数百里,百姓们顷刻间就变得一无所有。

从七月初开始,数以十万计的百姓就不得不离开了自己的家,在秦军驱赶下往襄阳方向走。他们没有粮食,也不知道有几个能活着走到襄阳城下的。只短短几日内,数百里方圆内不见人烟,竟是硬生生成了一片死地。

秦军三日之内征发来的粮食倒是足够十几万大军半月所需,李世民心中的歉然便被喜悦所取代。又休整了两日,李世民便下令大军开拔直扑南漳。南漳距离襄阳已经近在咫尺,骑兵一日就能自南漳赶到襄阳城,便是步兵一日一夜也能走完这段路。只要攻克南漳,梁国都城便没了南方屏障。

自六月末起,南漳梁军守将齐漱名便不断的派人往襄阳城中请示。六月中,秦军还没有攻克光迁的时候,他便请示梁国皇帝萧铣,调集大军迎战,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