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唐运河(3/4)

促进商业的发展,让大唐的产品可以更加容易的进入欧洲市场,对贸易的扩大有太大的好处了。

其次,运河开通是需要花费巨大钱财的,但只要运河建设完成,商船能够顺利的通过,则建设的成本很快就能收回来,来往的商船数量越多,所需要缴纳的过路费就会越多,回收成本的速度也就越快速。

而根据目前的商业发展趋势,日后的商船一定会越来越多的,如此,投资运河就显得极为划算了。

这些都是经济方面的利益,但比经济利益更重要的好处是政治影响力,若大唐帝国能够开通这条运河,则所有经过这条运河的商人都会明白,这是大唐帝国给他们带来的便利,从而对大唐帝国极为崇拜。

若是再给这条运河取个响亮的名字,能够让人想到大唐的,则影响力就更加深远了。

李安初步想好的运河名称,就是大唐运河,只有这个名字才是最为霸气的名字,才能够很好的体现大唐帝国的强大影响力。

对于开凿运河的好处,李安是太清楚了,所以,完全可以很好的详述开凿运河的好处,让朝廷最终答应投入各自资源。

不过,开凿运河毕竟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除了资金的投入之外,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有各种先进的设备。

人力除了要从大唐本土支援之外,还要大量借用当地的人力,以弥补人力的不足,各种先进的扒河工具也只有大唐帝国能够提供,而这些都需要从本土运输过来。

好在沿途州郡的建设,早就从本土运来了大量的各种先进设备,马六甲,安狮州,安竺州等地,都有大量的大唐先进机械,而且,通过源源不断的支援,这些地方的各种机械,已经拥有了庞大的数量,以支撑各自的建设的需要。

只要大唐需要建设运河,这些机械完全可以借用一些,然后,再从本土运输补充,从而加快建设的进度,让运河能够更快速的完工。

而为了连接运河两岸,在这条运河上建设大量的桥梁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可供车马通行的普通桥梁之外,还要建设高规格的铁路桥梁,以满足日后铁路通过运河。

虽然铁路暂时是不会通到运河这个位置的,但早晚有一天是要通过来的,这一点李安是没有丝毫怀疑的,所以,需要提前做好一番准备,以免给日后带来麻烦。

李安费了好大的一番功夫,终于把奏折写好了,这份奏折只要交到朝廷,他们肯定会同意的。

“来人,把这份奏折尽快送到京城,不得有误,走最快的路线。”

李安下令道。

这个所谓的最快捷路线,就是先从海路前往安竺城,然后骑马前往吐火罗一带,到了吐火罗直接坐火车返回长安城,只要是最快速的列车,很快就能抵达长安城,并将奏折送到朝廷的手中。

李安算了一下,若是速度够快的话,大约十天半个月就能抵达长安城,朝廷需要研究一下,然后下达旨意,但时间肯定不会很长,大约只需要几日就够了,待圣旨传过来的时候,估计大约会是一个月的时间。

也就是说,李安最少只需要等待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得到朝廷方面的答复了,只要朝廷能够给予大量的支持,运河的完工就有保障了,李安相信以大唐帝国目前的财力,完全不会在意开凿运河的支出,比起开凿运河之后所能得到的好处,这点投资真的不算什么,简直是赚大了。

李安这边还在考虑如何建设运河等设施,而在呼罗珊地区,上任不久的哈里发曼苏尔,简直都快要气炸了。

让他感到不安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首先是北方的阿卜杜拉也上位哈里发,摆明了要与他分庭抗礼,其次,南部的阿尔提克和奥斯曼联手向他发难,不但歼灭了他的兵马,还占领了整个阿拉伯半岛,而最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