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65章 藏不住了(2/3)

吱呀声随之关闭,摇摇头又轻声问道,“黄队正,你们的队伍中是不是有什么大人物藏在其中啊?”

“我只是奉命行事,就是真藏有大人物会告诉一个小队正吗?”赵昺挑着小拇指自嘲地反问道。

“也是!”王钦怔了下,想想确是那么回事,机密之事不可能让个小兵获知的,却也丝毫没有怀疑身边的赵昺身上,还宽慰似的拍拍其的肩膀,点点头干笑两声道……

入城后,不仅是王钦,连朱瑜等人也感觉到这些禁军热情的让人不安,待他们在引领下到了宿营地,已然准备好了房子,炕烧的热乎乎的。并已经备好了热水洗漱,伙房做好了丰盛的饭菜,甚至连马料都给准备好了,几乎不用他们动手就将一切都安置妥当了。

而晚饭时,又有禁军的主管辎重的虞侯与两位军官在营中设宴,款待他们淮北转运司的一行主事和押送的州军军官。主人很热情,宴席很丰盛,酒水也很醇香,让朱瑜等人大有受宠若惊之感。

可这不明不白的热情也更让他们不安,自己一行人在这里即无故旧,也无新朋。而转运司这块牌子看着不小,但也并非谁都买账,尤其是当下已然离境数百里,更没有人拿他们这几个不入流的小官吏当回事,否则也不会一路行的如此辛苦。

面对莫名其妙的热情,席中朱瑜等人也旁敲侧击的试探来人,可人家只谈年节将至,他们千里迢迢运送物资辛苦,上官要他们热情款待,其它一概不知。问及赵昺他们,只说另有人招待军中袍泽,不必牵挂。

而这更让他们担心,毕竟自己押送的物资中还有价值几十万的金银,押送的州军战斗力堪忧,人家若是使诈,取了他们的东西,即便在此逃得性命,回去也得被砍了脑袋。因而这顿饭吃的心惊胆颤,吓得他们酒都没敢多喝,直到回到营中看到一切如常才略微放心。

这一夜朱瑜等人对驻军出乎寻常的热情很是不解,议论了半宿也不得其解,只能倍加小心,轮流出屋巡查。但是早晨发现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人家早已帮助他们喂好了马,饮了水,准备好了早饭,又列队将他们送出了城。

再次上路后,众人的疑虑却没有消除,再问黄队正,他只说自己一行人隶属总管府,负责押送的主事与驻军都统是旧识,因此才给予照顾和方便。这个解释让诸人少许释怀,想着其一行人中既有礼部官员,又有总管府直属的关系,地方上热情些倒也算正常。

可行不过十里,旧虑刚去,新疑又生。朱瑜等人发现路上驻军巡逻队骤增,几乎是这队刚去,下一队又至,几乎没有间隙。若这还能与防敌袭扰交通线解释,那么各个巡逻队遇到他们皆会在路边列队肃立敬礼,直至目送他们远去。

与巡逻队相遇,双方行礼致意倒也罢了,让众人惊异的是每每经过驻军的村镇,也会有军卒出营列队相送。如此不明所以的行为,让众人感到的并非是荣幸,反而觉得惶恐。而途中车队打尖暂歇时,却又有驻军已经准备好了热汤、热食,供他们任意取用。

当夜车队进入柏乡,又重演了昨日一幕,当地驻军备好了房屋,又设宴款待。满肚子疑惑的朱瑜等人暗自庆幸节约了两日粮草,不必再担心超支之余,心中愈加惶恐不安。而对黄队正那番解释不大相信了。

即便总管府的主事与当地驻军主官有旧,却也没有必要连带他们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一起如此热情,更难以解释途中那些驻军所为。要知道大宋军纪严酷,私谊再好,也不能动用军队和公帑沿途不断看顾。

所以众人开始怀疑总管府的队伍中一定藏有大人物,护送什么教坊司歌伎和押送慰军物资不过是幌子,而与他们同行也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但藏于其中的是谁,他们猜测至少是朝中的枢臣,当下大战在即,最可能的就是枢密院大佬,否则不会让驻军如此热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