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00章 开花弹(3/3)

圆球形的,想了想扔了。再画了个圆柱形的,又画了个带尖儿的,接着画了个蒜头的……他画了扔,扔了画,一连画了十几张,才挑出一个纺锤形的在上面画上了格子,然后写写画画一堆谁也看不懂的符号,最后标上尺寸。交给还等在一边的周翔,让他即刻到铁作坊马上开炉照样铸造。

大家虽然看不大明白殿下为何将炮弹弄成这个样子,可见他信心满满,又有从前成功的经历也觉的有门,立刻前去。其实赵昺是从那个残品的断痕想到了前世的手榴弹,最初这东西面世时人们也是为破片率太低而发愁,后来想到在弹壳上刻痕才解决了问题。

而炮弹不同手榴弹,飞的距离要远,既要保证有击穿舷板的强度,又要保证破片率,还得打得准。因而赵昺想到了前世各式各样的炮弹,琢磨着只有将炮弹头加重才能保证炮弹飞行和下落的方向,中部在制造砂型时就预留刻痕,这样才能一举三得,至于行不行还得看实验结果……

这空当赵昺也没闲着,他让工匠把引信拿来,一看还是当初自己‘发明’的那种绵纸卷火药造的。都不用试,别说扔水里,潮点都点不着。他琢磨了一会,若是自己能发明撞击式引信就不用发这个愁了,可那东西虽然简单,但当下的技术条件还难以制造,起码起爆药就是个难关,想想还是因陋就简用火直接点贴合实际。

回想现代引信都是用导火索作为引信,起到延期或定时的作用。而那种东西他只记的是用纸将黑火药包裹起来,外边再用棉绳扎紧,应该还得使用防潮剂,使火药不被水浸透从而能在水中燃烧。赵昺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这个时代可以选用的防潮剂并不多,他能想到的只有蜂蜡、树脂和桐油。而桐油是最为常见,价格也便宜,且现在火药坊也有,用来泡制油纸做密封药桶只用。

赵昺想到就做,令人找来油纸、散火药和麻绳,棉绳在这个时代还是奢侈品,只能用麻绳代替。几个工匠按照王爷的吩咐,土法上马,用油纸将火药裹成药柱又以麻绳层层缠绕,做成手指粗细的导火索。他看看和前世所见过的样子差不多少,命人用火点燃试试看。

‘呲呲……噗!’尺把长的导火索点燃后在地上喷着青烟,冒着火花翻滚摇摆,最后在另一头喷出股火光,灭了。

“殿下,成了!”几个工匠兴奋地说道。

“恐怕还不成。”赵昺摇摇头,他发现中心的火药无法完全裹紧,稍一用力便成了药粉,这种状况用于实战肯定是不行的,在哪么紧张的状态下谁也难以小心翼翼地伺候它。

“再试试!”赵昺知道这是由于缺乏粘合剂的原因,可他实在想不出可以用的东西,只能继续试验看看能不能找到别的办法。但是连着试了几次依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他都有些丧气了。

“殿下,我们能不能将引线裹在其中试试?”这时一个岁数不大的工匠小心地问道。

“对啊,赏他一百贯!”赵昺听了沉吟片刻,一拍大腿兴奋地道,将引线二次包裹不就解决了掉药粉的问题了吗!

“谢……谢殿下!”小工匠吓了一跳呆在那里,旁边的人赶紧将他按在地上谢赏。

大家立刻按照这个方法试验,果然不再掉药粉了,试射过程中也不会被风吹灭,但是放在水里却是有的能燃烧到头,有的却瞎了火,即便是同一根导火索上截下来的也是如此。虽然在水中的效果不佳,但也说明思路是对的。赵昺拿了两段一对比便发现其中的问题,瞎话的是因为引线之间留有缝隙,导致有水沁入导致的。

但不论怎么说发现了问题所在,只要解决了致密性的问题便解决了导火索的瞎火的问题,而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开花弹便离成功不远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