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69章 吹风会(2/3)

量,能否夺得几个州县,即便占据了又能否守得住;再退一步讲,我们不但占稳了脚跟,也打退了蒙古人的进攻,但会不会因此而受到朝廷各方的擎肘,能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完成复国大业?”

“这……”蔡完义和赵孟锦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无奈,他们都无法回答殿下的问题,说得不好听点俩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一层,更不要说采取相应的对策。

“据本王所知,蒙古人因争位引发的内乱已经持续了十数年之久,而敌酋忽必烈一直未能将其平息。一者是全力南侵,暂时无暇顾及;二者其时他刚刚继位,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根基不稳。因此采取靖绥之策谋得大局平稳。而今形势已大不同,其南侵基本功成,内部业已整饬完毕,地位日益巩固,便决心抽调江南精兵平叛。本王以为十数万百战精兵北返,必定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平定叛乱,多则半年,少则数月便可去而复返,其时元军再无后顾之忧,必将久驻江南,对我朝形势将更为不利!”

“现在我府中护军实力大家也很清楚吧!”赵昺见众人一时陷入迷茫自问自答道,他如此便是让大家产生先入为主的思想,从而顺着自己的思路去走,“水步两军成军不过月余,有战力者不足三千,训练不足,且军资短缺。若想凭此与敌交锋,又有多大的把握能胜,恐怕胜了也是惨胜,赔光了老本,根本无力应对元军的反扑,届时只能重走败亡之路。”

“是了,殿下所言极是,即便我府中能攻城掠地打下一片天地也必会成为鞑子的眼中钉,重兵围攻之下我们很难持久。再者,殿下身份贵重,怕也树大招风引来诸多非议,难以有大的作为。”蔡完义听完殿下的分析觉的有理,琼州那破地方被视为流放之地,没有人愿意去正好可以避人耳目,从而赢得发展的机会,“殿下现在主张趁敌北返之际转而移军琼州,以天堑为凭据守赢得时间,韬光养晦以图后事,属下以为此举虽然艰难,但也胜似流转海上。”

“对的,对的,琼州其实也没有传闻中那么可怕!”庄世林自知身份,对这种‘军国大事’是轮不上他发言的,见大家有意落脚琼州赶紧插言道,“琼州正处于各藩往来的海路之上,往来贸易不断,来自泉、福、浙、湖广各路州的金银丝帛,高、化等州来的稻米、牛畜和陶瓷等物都会到此流转,同时海外藩国每逢季风时节也会到此交易,带来各种奇珍异宝,各色物品皆可获得。而一旦被鞑子围困,也可从海路前往占城等国购粮,只要善加利用养活我们府中这些人是没有问题的。”

“不错,不错,琼州遍布树木,其中有造船良材,而属下也听闻岛上有人私采铁矿,想来是有的,咱们开采出来就不愁没有铠甲兵器了。而琼州尚有大片土地未被开垦,只要能招人耕种,自能供应军需。”周翔也大着舌头,腆着黑脸说道,他虽不大懂得殿下为何选择琼州落脚,但他早被殿下的‘神奇’蛊惑了,认为只要殿下认定的肯定是对的。

“殿下,去琼州属下也以为可行,但朝廷中宰执各执己见,去留尚无定论,又如何肯让殿下前往琼州开府,再有太后恐怕也不肯轻易让殿下前往那瘴疫之地吧!”众人各抒己见,基本以达成共识,而蔡完义从本心来说是不愿意去的,但此时又难以起口,只能旁敲侧击道,希望殿下能知难而退。

“蔡主事所虑极是,贸然前往定然难以成行,但只要稍加变通便不无不可。”赵昺听了笑笑说道。

“哦,殿下早有计划,属下可否能帮殿下参详一二?”蔡完义看殿下胸有成竹的样子,心中‘咯噔’一下,可还有些不死心,小心地问询道。

“有何不可,本王也正需各位查漏补缺,看看是否有何遗漏。”赵昺点点头道,“蔡主事所言不错,朝中对去留仍有争执,可和议一旦失败就只余撤离一途了。以现在局势看,多数朝臣主张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