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95章 封王(下)(2/3)

若他识相的话,刘闯便不会和他撕破面皮,大家君臣相得益彰的凑合下去,到最后刘闯还会设法让刘协能体面的禅让。可惜,刘协却是个野心勃勃之人,也让刘闯心中,暗自下定了决心。

建安十年正月新年,也是刘闯入洛阳之后,第一次汉帝举行朝会。

汉帝本打算借助这次朝会,来提升一下自己的存在感。可不成想,在群臣行参拜大礼之后,未等天子开口,新任尚书台尚书令司马防便抢先走出来,向汉帝提出了迁都洛阳的建议。

“许都地处四战之地,随水陆便利,然则无险可守。

且许县面积狭小,若长久定都于此,势必要扩大都城规模,从各地迁徙人口。如此一来,势必劳民伤财。今皇叔虽一统北方,可中原历经战火,民力疲惫,物资匮乏。这时候再大兴土木,实非仁君所为。

光武圣天子,定都成于洛阳,聚我汉室气运。

虽经历董卓之乱,然在过去十年间,已逐渐恢复元气。曹司空在世之时,便着手修缮皇城,又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了城郭的扩充。十年间,东都人口已增至四十万,且如今仍旧在迅速增长。洛阳地处河洛腹地,西联关中,且有八关拱卫……陛下此时若迁回洛阳,势必会振奋民心,重聚天下气运。若如此,我大汉中兴之日之日苛待,还请陛下能够尽快决断。”

对于刘闯迁都的想法,汉帝之前已经知道。

但他没想到,刘闯会在新年的第一天朝会上,就这么明目张胆的提出来迁都的事宜。

尚书令司马防,是刘闯的舅父!

这件事情早在司马防洛阳起事的时候,就已是人尽皆知。他提出迁都,表面上是为汉帝着想,可实际上和刘闯早有定论。自洛阳起事之后。刘闯就开始对洛阳进行整顿。上至洛阳令。下到城门小卒。都是刘闯安排的人。整个洛阳,随着刘闯兼并了曹操的部曲之后,已经被他彻底掌控。整个洛阳无人能够抗拒刘闯,更没有人能够对刘闯,再产生出什么威胁……

因为,刘闯已经扶植起来了一批洛阳豪门。

汉帝在许都,还能找到一些人为他效力。可若是到了洛阳,汉帝就休想再得到他人的支持。

“司马尚书。迁都一事事关重大,还是谨慎为好。”

汉帝本想把话题岔开,哪知道司马防却不肯退让。

“陛下,正因迁都之事事关重大,才要早做决断。

若拖延太久,洛阳气运消散,我大汉再难中兴……所以,此时还需尽快做出决定。迁都一事牵扯甚广,早一日决断,也能早一日做出准备。拖延的太久。反而会夜长梦多,绝非善事。”

“请陛下早做决断。”

满朝文武。齐声呼喊。

刘协端坐在龙椅之上,却脸色铁青。

他发现,自己对朝堂已经彻底失去了控制……以前,曹操把持朝政的时候,朝中还有一些人会支持自己。可是现在,随着刘闯入许都,那些本来支持自己的大臣,也似乎改变了立场。

从大汉国祚的角度而言,迁都是一桩好事。

但是在刘协看来,这个时候迁都,分明是刘闯显示权威的借口……其性质就如同当初曹操迁都许都差不太多。不过那时候,曹操尚没有得到所有人的支持,而现在,刘闯却能一呼百应。

刘协偷偷看了一眼在一旁站立,若老僧入定一般的刘闯,心中恶念丛生。

不过他也知道,而今大势在刘闯。

若他孤注一掷的和刘闯发生争执,势必会引来刘闯更为激烈的反弹。

强忍着心中怒气,刘协沉声道:“既然诸公都认为迁都有必要,那就依诸公所请……只是这件事,还要仔细筹划,烦劳司马尚书尽快拿出章程,以免到时候,会引来各种繁琐之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