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哀痛真相(4/6)
有的则在收拾文房四宝,就连墙上文定喜爱的字画也收了起来。
“哥,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了?该不会是遇上解决不了的大劫,我们预备要逃难了吧!”
“尽瞎说,好好的逃什么难呀!我这是决定回乡省亲,收拾些家当顺道带回去孝敬父母。”
“好端端的干嘛回去呀?你不是让那臭丫头转告我不许跟姓蒋的为难吗?难道是想着自己动手不成?哎哟……”道定话还没说完,额头上就挨了他哥哥一下。
“成天都在想些什么呢?报仇报仇,今日你来报复我,他日我去报复你,这种无止境纠缠下去的傻事我是不会干的。”
道定摸着额头,不解地问道:“那到底又是为了什么呢?”
“还能是什么?叔父六十大寿快到了,难道我们兄弟不回去给他老人家拜寿呀!方才收到了娘亲的家书,让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尽快赶回去。连我们家的头等大事都不记得了,你这小子一点为人子女的孝心都没有。”
早在信客传来家书之前,文定便有打算回乡给父亲拜寿,只是前些日子道定一出事,他也顾不上来了。若是真将弟弟给弄丢了,别说一家人为父亲欢欢喜喜庆生的事情黄了,只怕老父当场就得憋过气去。如今道定也已找回来,这边的大小事宜也交代的七七八八了,也终于可以坦然踏上归途。
“谁说我没孝心了,我早就给叔父物色好了礼品,保管他老人家乐得合不拢嘴。”
“哦,这你都准备好了,我想了好些时日,就是不知道送老人家什么东西好,快跟我说说你准备的是什么,也好让我受受启发。”
“那可不成,这件东西一旦说出来可就不灵了,到时候你自会知晓。”
“鬼灵精怪的,不知道又偷偷捣什么鬼?”
道定故作神秘的道:“保管也让你大吃一惊。”
兴盛和里的各项事宜仍旧是交付给齐大叔他们几个管事,自从上次道定文定兄弟俩相继离开大理后,几位管事独当一面的能力得到显卓提升,就算是文定回来之后,也不必像以前似的事必躬亲,不但全身上下轻松了许多,且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扩展新的业务。
这次离开的时候,文定要比上次宽心许多。
同行中,柳家兄弟只带了祖个等几个年轻的伙计,燕嫣主仆俩已经先行回了汉口。
她们临行之前与文定约好,汉水河畔再相会。
自打十四岁后,文定多半的时间在外飘泊,也记不得这是第几次从外面赶回永安堡,可这回出门绝对是最长的一次。
足足六年多的时光,一个人一生又能有多少个六年,别说是文定,就是向来迟钝的道定,即将回到家乡时也是流露出浓浓的乡愁。
一路上兄弟俩逢桥下马,过渡登舟,沿途都不曾耽搁,直接奔向永安堡,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回了家乡,正好离柳世荣的六十大寿还有三日。
柳家上下一派喜庆,这些年柳老翁可谓是志得意满,大儿子与么儿子在外经商,送回来的银子他几辈子都花不完;家里也置办起了田庄,由老实的二儿子一理,这永安堡方圆百里数他柳家的田地最多;然而最让他感到自豪的,还要说那个三儿子柳载定,去年一举中了汉阳府乡试第三名,现在已是个堂堂正正的举人老爷。
往日衙门里那些趾高气扬的税吏,现而今碰到柳世荣,还得尊称一声老太爷,顿时一种几辈子从未有过的自豪感从这个世代庄稼汉的心中油然而生。
这一年柳家又新起了幢新宅子,就建在土库湾后面数百步之遥的平地上,比起九年前所建的那幢房子占地愈广,筑造的愈精细,九年前的老宅已经为他们所空置,新宅里甚至还用上了丫鬟仆从。
若不是村人指点,文定与道定兄弟俩根本不敢相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