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节:死生之时(2/2)
。但对那些活下来的人来说,这种用极端的危险和苦难换来的经历依然非常值得。他们早就达到了一种境界:他们生命的目的纯粹是战斗。下一次同敌人的你死我活是一种非常伟大的存在感,在战斗中身体里的每一根神经都如此充满活力。单纯的德国青年们以战斗为人生乐趣,作为他们的生活重心,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非常刺激的人生体验。
多年的军国主义教育造就了这样一批战争机器。就好像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举国皆兵的体制让朴实的农民把作战当成是收获庄稼,砍掉敌人的脑袋就好像在自家的田地里掰棒子!收获的喜悦等同于战斗的激情,英国绅士怎么能够挡得住这样的虎狼之兵呢?
最让英国人头疼的是德军的炮兵!在滩头阵地上密集的堆满了物资和人员,他们有条不紊的利用桑树b人工港卸下战备物资,用卡车输送给前线作战人员。而今他们身后的依仗皇家海军面对德国空军的突袭已经变得脆弱不堪。
这个时候火箭炮尚且不能全力发威,它们需要用在瑟堡的美军头上。防守瑟堡的三个德国师苦苦支撑,在美国人越来越多的军队围攻之下保护着瑟堡这个良港。白起需要火箭炮部队在德军装甲雄师进攻的时候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持。
攻击机部队走了又来,他们在巴黎附近的野战机场出发。英国人看到的其实不是同一拨人了,在遭到英国战斗机追击的时候第一波攻击机部队就逃走了,眼下他们大概已经到了基地在哪里挂弹加油准备另一波的攻击。里希特霍芬虽然是身处黄油前线却一点儿都不喜欢法国的灯红酒绿。他依然在自己简陋的作战室里面发号施令。8个人的元帅随从个个精干无双,是跟随他多年的老部下。这个团队的工作效率极高,运转起来如臂使指。很好的保证了里希特霍芬对部队的掌控力度。里希特霍芬把3000余架攻击机编成三队,在十条跑道和跑道尽头的地下机库中编好程序,一波一波的如同海浪一般。给英国人施加了相当强大的压力。(。。)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