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瞬息(2/3)
勒在居中调停的瑞士外交官面前摔了杯子;直接导致盟国欧洲控制区内的老百姓集体逃出各大中城市,连伦敦也为之一空。而日本看来是得到希特勒的什么保证,对中国要求起投降的文告居然也是不理不睬,也使半数以上日本市民逃出各大中城市;但无论是德国还是中国都没有再投原子弹。
“我们是暂时没有了,那德国是?”
“当然也是暂时没有了。”我笑着回答三姐,刚刚拿到从美军那里交换来的情报,发现素来追求完美的德国佬用的也是铀弹,使我心情大好;这核武器10件和20件之间的差距远比100件和200件之间的差距大啊!何况中国还有个缺乏重型轰炸机的软肋,至于德国佬独步天下的火箭导弹技术更不用提,核武器竞争初期能弥补这个数量缺口还是很好的。
“那美国呢?总不会是还没造好吧?”
“当然,美国虽然工业规模世界第一,但高技术方面还是有欠缺的,战争开始前夕靠欧洲投靠的科学家才逐渐发展起来,原子弹研究落在德国后面也很正常,加上美国佬用了几个白痴主管研究生产,落后一点也很正常;不过我看也就半年以内了。”
“怪不得那个新总统说话很硬气。”
“不过杜鲁门还价也还的太凶了,这样拖延下去美国难保不挨几颗原子弹!”
“可德美之间还隔着一个大西洋,他们用什么投原子弹?”
“那可是德国,科学技术世界第一,他们总有办法的。”
“反正我是想不出来。”
由于德国和中国在间隔10多个小时内先后使用原子弹,导致全球各个战场上多处于尴尬的境地,许多条战线都停滞下来;借着美英实际停战,德国空军大量作战飞机急调东线,看来俄国的日子不怎么好过了。借势发威,4月16日,张治中和傅作义率领中国好不容易拼凑起来的两路骑兵机械化大军从西北和华北冲入蒙古境内直扑库伦。
凭借着以不少蒙族将士装备的少量t26在内的大批俄国卡车、轻武器乃至野战炮等等组织起来的**发动突然袭击,立即在两条战线上打开缺口,沿边界驻扎的蒙军措手不及被连连袭破,东线骑6、8师及守备营、机枪营等等皆被冲垮,预备队骑7师还在向前线运动中就遭到第3大队40多架北美野马的扫射和轰炸,被打的人仰马翻,未和**地面部队接触就四散而逃。西线也是如此,骑4、5师在陆空一体化**冲击之下连战连败,少量t26战车也远不是普遍装备37乃至75直射炮的**对手;两路全部由车辆和马匹组成的快速部队突破微弱的边界防御后即以每天百里以上的速度突入所谓蒙古国的纵深;而微不足道的、装备落伍的蒙空军不是在第一时间就被如狼似虎的51击落,就是远远的躲到蒙古北部残喘。
此时的俄国刚有气色的战局因为西线实际停战、德国空军主力再次调往东线而变得危急起来,加上谁知道中国会不会再砸原子弹呢?导致斯大林只能咆哮而不敢直接参战,甚至在蒙古的俄军顾问及少量军队也急急忙忙撤回俄境;不过武器装备还是留给蒙军,并且还给了军援。远在美洲自以为置身事外的杜鲁门在跟另一个老滑头商量后也只提出轻微的抗议;于是蒙古的命运就决定了。
除了德国反攻俄国、中国入侵蒙古外,满世界都是外交人员往来穿梭开始谈判;南京也不例外,老蒋跟史迪威和詹森大使大谈中美关系的时候,德国使团也在得到中国许可后、乘日军零式输送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购买美国dc-3运输机资料许可证后略加改进于41年开始生产的中型运输机,史实)到达南京开始中德谈判。
“奥特将军,德国驻日本国大使;肖尔上校,德国驻日本国海军武官;这位是我们参谋总长宋子安将军。”
“幸会!肖尔少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