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0135章 分割(2/2)

太现实,他们只是想让王廉减轻税赋。如果王廉能够能够顺应民意减税安抚,百姓自然会偃旗息鼓。可现在看来,官府显然是决心以暴力碾压民意。

希望破灭了,面对官府即将展开的屠杀,小日子过得不错或尚能过得下去的百姓吓得慢慢散去,留下来的很多都是生活不堪负重的底层百姓,他们一则不相信官府真的敢举起屠刀,二则是zi现在不抗争就将继续承受苦难,他们不愿再受了。

经官差喊话后,不少百姓离开,但依旧有万余百姓聚集在汾河北桥西面不愿散去。聚集事件是从汾河北桥东面诱发的,吴陶可想而知,东面至少有不低于西面的百姓聚集。

三百官差清场两万多百姓,难度有点大。而且吴陶发现一个更麻烦的现象,很多百姓本来没有拿器械,经官府一恫吓,立即回去拿着棍棒和乱七八糟的铁器出来,吴陶能感觉到极端仇恨的气氛在迅速蔓延。

吴陶手下的一个吏目请示道:“吴长史,喊话没用,乱贼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是不是可以开始清场了?”

吴陶闻言,立即把zi刚才在王府尹面前受到的气发泄到手下人身上,骂道:“混账,你nao dai 进水了?府尹二公子和两位贵胄公子还都在百姓手中呢,你想要他们命丧乱贼手中吗?王府尹命我们带出三位公子后再行清场,懂吗?”

吏目心里不服气,低声嘀咕:“可我们不清场百姓,就到不了现场。”

“先不要动手,你们再向百姓喊话,说是本官进去倾听百姓的要求,叫他们让路。等发现了三位公子,你们立即护送他们离开,而后视qing kuang决定是否清场。”

吴陶不想杀戮百姓,他很难想像对同住一城的乡里乡亲痛下杀手是一副什么样的凄惨场景……就算他狠下心来下达清场命令,也未必能清场成功。如果聚集事件因清场导致大量伤亡,很多人失去父母妻儿后奋起反抗,最终将聚集事件演化为武装暴动。或更一步地,太原全城几十万百姓被暴动裹胁,发展为造反……那么,毫无疑问,他会成为朝廷追究下来的替罪羊。

官差再次喊话,言称听取百姓意见,然而效果不彰,突然**的特点之一就是乱哄哄,没有组织,没有领头人,自然无人回应。

吴陶只得下令官差粗暴地推搡殴打沿途百姓,强行冲开一条通道。

即便如此,前面人山人海,通道越来越狭窄,官差队伍被迫越拉越长。

吴陶好不容易推进到汾河西岸,只见汾河两岸全是百姓,连汾河里也是货船云集。吴陶看到了王旷生的那艘画舫,船上站满百姓,就是没看到王旷生等三位公子的身影。

吴陶果断下令道:“冲过桥去,控制码头,救出府尹二公子。”

汾河北桥上全是人,百姓没地方给官差让路,官差过桥时,队伍被拉得更长,变成一字长蛇阵。最前面的官差已经顺利过桥抵达汾河西岸,后面很多官差还没有上桥。

这时,聚集的百姓开始鼓噪起来。

“太原府的大队官差来杀人了,父老们,都把刀棍举起来,逐一分割他们,像刚才那样几十人包围一人,收缴他们的兵械。”

吴陶正在诧异,就被百姓给围了上来,他身边的几个吏目也同时被分割包围。那一刹那,吴陶知道zi中伏了,他和三百官差掉进了百姓的“泥滩”,失去了整体战斗力。

吴陶非常明智,不管手下的官差听不听得到,赶紧高声下令:“都不要抗拒。”

被百姓控制后,吴陶没有沮丧,反而突然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终于不用他来下达违背良知和背负重责的清场命令了,把麻烦都留给王府尹zi吧……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