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八章:同心结(2/5)


白夙道:“阿兰服药后一直在城中静养,这次不能一同前来,她也很遗憾。”

舞阳轻叹道:“本宫与王妃自幼一起长大,形同姐妹,她体弱多病本宫是知道的,只是没想到这次病得这么厉害……”

“有长公主挂怀,想必阿兰也会很快康复的。”三江王说道,“对了,恩师近来可好?”

舞阳风雅一笑,道:“老爷子身体不错,只是我那不成器的儿子总是惹他爷爷生气就是了。”

“哈哈哈,小王爷正是活泼的年纪。”

简单寒暄后,舞阳心知三江王有意拜会恩师苏歧,便说道:“三江王若有要务尽管去忙,这孩子就交由本宫照看吧。”

三江王揖礼道:“那劳烦长公主了。”

“无妨。”舞阳蹲下身轻抚着白若筠头,浅笑道,“本宫呀,可喜欢筠儿了。”

白夙微微点头,躬身离开。

这日啊,后来成了白若筠幼时最开心的一天,她穿上了苏王府稀贵的烟沙水月裙,梳起了从未试过的惊鹄髻发,铜镜前的她宛若小仙子一般,灵气且绚烂。

用过八珍玉食的午膳后,小若筠从前只听母亲说过她的故乡姑苏,如今可算见识到了姑苏阴晴不定的天气,一转眼就落下了濛濛细雨,而丹楹刻桷的王府景色却在烟雨朦胧中更美了。

小若筠经由长公主同意,便撑着伞在王府内四处游觅。亭桥湖泊上,出水芙蓉雨中衔珠,难及小仙子般的她半分。

不远处练箭场传来了一位老者的问声,听着不怒自威——

“古之兵书《六韬》曾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后一句?”

“太公所书不敢忘,乃天下之天下。”

回答的少年声音,稚气却坚定。

练箭场外的小若筠一下子来了兴致,靠近围栏往里看,靶场内除了数个草制箭靶,居然还有格格不入的古木书案和座椅两张。

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正领着锦衣少年一边雨中练箭,一边向他出书题。

小若筠叉腰盯着那名锦衣王服的少年,暗想道:“母妃常说姑苏城有一位我从未见过面的青梅竹马小王爷,难道就是他……”

只是第一眼,她便认出了往后最珍视的人。

“仁之所在,天下归之……”

少年背书声不断,小若筠叹息起来:“下雨练箭,箭场读书,真辛苦呢。”

正背着《六韬》的少年王爷也觉得自己辛苦,就在他心猿意马如有神般望向围栏那一刻,恰恰与白若筠紧紧对视。

仅是这一眼,便是苏启霄人生最难忘的惊鸿一面。

冰肌玉骨,桃夭倾城。

那年尚且年幼的白若筠,傲雪欺霜之姿隐见。这位生长在尚武之地的三江公主,既有如同三江汇流之地的倔强脾气,又藏着比江南美人更具精雕玉琢的撩人心怀,不似烟雨水乡绵软。

小启霄从未见过如她一般的少女。

祖父苏歧远在书案,见孙儿走神,高声问道:“霄儿,那《司马法》你可还背得下来?”

小启霄仍旧目不转睛盯着围栏看。

“霄儿……”

“霄儿!”

“啊?”小启霄这才回过神,皱了皱眉,“《司马法》?祖父没说过要背它啊……”

苏歧长眸威仪,严厉责罚:“雨中练箭,是为了考验你的定力,如此漫不经心,日后如何扛起大旗?再射六十支箭,回屋连着《六韬》一起背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