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叔一家的安排(1/2)
“小宁,你说的三个岗位你觉得哪个更适合我一点啊,你也知道三叔从小地方过来,而且都已经务农七八年了,很多事情我也不熟悉啊。”>
三叔既然已经决定,也不再扭捏,基于自己对情况的不了解,问起了杨舒宁岗位的合适度。>
杨舒宁刚才只推荐了三个岗位,倒不是说他只能安排三叔去这三个单位。毕竟他上班以来,还是结识了满多的高官的, 的病人嘛,懂得都懂。>
杨舒宁凭着自己的医术和为人,倒也结识了几位位置较高的官员,只是刚才说的三个岗位最适合三叔或者他们杨家需要罢了。>
“三叔,我个人建议您去街道办。我们家人少,现在街道办那边还没有我们杨家的人,虽然街道办主任王姨是我妈的闺蜜,但前几个月她已经升任d城区的副区长,虽然现在还兼任着街道办主任,但估计年后她的主任位置就要脱手,专心于副区长的位置了。”>
“王姨一走,我们家就在街道办就没有熟人了,很多事情会不方便,比如您家里的分房等。您过去,有王姨的关照,应该能很快上手。”>
“至于轧钢厂和供销社,有我岳父和母亲在,您过去虽然轻松,但对我们家里却没有太大的帮助。”>
“而且街道办级别高,是一个正处级单位,您以后的职级晋升也能更加容易。”>
杨舒宁抽着香烟,说着自己的想法,现在杨家的亲人中,也的确需要一位自己人在街道上班,为以后的起风时代做准备。>
本来杨舒雯很合适,虽然只是初中学历,但可以先进去当个临时工,再等机会转正就行,街道办每年都会有转正名额,以杨家的能力,安排杨舒雯转正是没问题的。>
可惜现在的风气和以以后不同,现在的女子嫁人了,就完全是婆家的人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说的就是现在的情况。到时杨舒雯嫁人了,如果遇到一个凤凰男,能不能帮杨家都不一定。>
起风时代,一切皆有可能。父子都能成仇,更何况亲戚。稳定是一切事物的前提。>
还是按照原来的想法,让三叔去街道办,三叔作为杨家仅存的上一辈本姓,相信他会为了杨家卖力的。>
“行,小宁你既然觉得我去街道办合适,那我就去街道办。”>
三叔作为富家子弟出身,当然懂的狡兔三窟的道理,去街道办工作既然对杨家有利,他当然愿意去街道办为杨家出一份力了。>
“三叔,你和我下周一一起去,把你的资料交到区委组织部,相信过几天你的工作任命书就会下来了。”>
杨舒晨因为在区人武部工作,和组织部大楼靠的近,明天就由他去跑落实工作的事了。>
这个年代的岗位管理是由不同的部门管理的,干部岗位是由组织部管理,工人岗位是由人事局管理。>
其中组织部归党委,人事局归政府,干部工人界限分明。>
杨舒宁父亲之前是团级军官,按照这个时代的军人退役管理办法,团级及以上的军官退役叫转业,由户口所在地或者部队所在地的组织部安排岗位,给的都是干部岗位,一般都是副科以上的干部岗位。>
营级及以下军官士兵退役叫安置,由当地人事局安排岗位,人事局通常会把准备好的岗位下放到民政局,因为民政局还要处理牺牲人士家属的工作安排。所以安置军官本人可以到人事局或者民政局落实非领导的干部岗和工人编制的岗位。>
也就是说,虽然你在部队时是正营级干部,但退役之后,也不一定能安排成行政序列,一个不好,就成了工人编制了。这里面的操作空间,懂得都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