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另一个Groupon(1/3)
“姐,你这次是跟他一起回去吗?”
在花园的小亭子里面,柯怡靠在罗熙然身侧,并没有注意到在这句话之后,对方脸上不自然的神情一闪而过。
“我公司里面还有事情,要提前回去一下。”
“这样啊,真舍不得你呢。”
看着即将为人母的妹妹,罗熙然温柔的揉了揉她的头发:
“过一阵我再过来看你……”
……
“老板,ber公司的特拉维斯先生已经回复,有关ber公司的轮融资,他欢迎金乌资本继续加入,使用反稀释条款进行跟投。”
李艺彤的话,让何洛的目光从院子中柯怡姐妹的身上收回,他笑着对李艺彤说道:
“既然确定下来了,你记得跟柯怡说一声,到时候直接派人去签合同就好了。”
“还有就是孙政义先生就在美利坚,他希望在合适的时间跟您见一面,另外,奈飞公司的哈斯廷斯先生也邀请您参加后天在他家里的派对。”
在去年的6月份,何洛代表金乌资本参与了ber公司的轮融资,出资3000万美元拿到了ber公司30%的股份。
当时这家公司的估值还是1亿美元,到了现在一年以后,ber公司的这次b轮融资,估值已经高达5亿美元。
在这一年之中,ber不但不停的在开发美利坚国内的市场,而且已经涉足海外——巴黎成为ber首先进入的欧洲城市,然后就是伦敦……目前为止,欧洲的几大城市都已经出现了ber的身影。
不过,金乌资本目前所持有的ber公司30%的股份,也已经成为创始人团队之外的最大股东,想要继续增持股份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幸好在参与a轮融资的时候,金乌资本得到了一项权利——他们所持有股份的反稀释条款,这可以保证他们优先参与后续的融资,至少保持目前持有的股份不被稀释。
这也是因为当时何洛作为全球三十岁以下的首富,以及他出色的投资眼光,在美利坚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作为初创公司,ber需要通过他的加入来获取更多的曝光度才做出的妥协。
而对于何洛来说,在ber公司方面他最大的目的也已经达到,那就是在公司估值较低的时候拿到尽量多的持股。
后续的话,他只会在ber公司的估值低于十亿美元的阶段进行继续跟投,以尽量保持他所持股的份额。
而等到之后ber公司的估值高达几十亿美元甚至是几百亿美元的时候,那么,他就会放弃继续跟投的权利。
要知道,在后面随着ber公司的迅速发展,它的估值也在呈指数的增加。
到明年,ber公司的估值即达到35亿美元,这一数字至2014年4月已经是170亿美元,一年后的2015年5月,ber估值达500亿美元。
这还并没有到达终点,在ber公司上市的前一年,2018年,其估值已经高达760亿美元!
不过,基于对于后来ber公司上市后的表现的了解,何洛对于ber公司的定位也不过就是另外一个rouon公司罢了。
因此,他对于ber公司的投资策略,跟rouon公司非常相似——也就是rouon公司何洛并没有赶上其更早期的融资。
在ber公司这里,何洛会在其即将上市的时候适时退出股东的行列,将手中持有的股份进行兑现。
想必以原时空ber公司受到市场强烈追捧的情况来说,何洛的这个打算,实现起来并不会太过于的困难。
这一次ber公司的轮融资,准备以5亿美元的估值,获得1亿美元的融资,也就是说,他们将拿出20%的股份来进行融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