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54/www.zz55.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54/www.zz55.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448章 精忠报国_ 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三五中文网
第448章 精忠报国(2/3)
大人请回吧!”> 卫辉知府和官员们相互对视一眼,急忙告辞返回城里,有心去拜见皇太子,可有不敢抗旨,只能在心情忐忑在府中坐卧不宁……> 朱慈烺已经带着一百多亲卫来到潞王府大门前,潞王府门前早已经红毯铺地,潞王朱常淓在大门外等待皇太子到来。> 朱慈烺刚翻身下马,潞王立即上前躬身施礼:> “参见殿下!”> 朱慈烺伸手扶住朱常淓:> “潞王,免礼平身!”> “谢殿下,快请入府赴宴,本王设宴为皇太子接风洗尘!”> “潞王客气!”> 朱常淓头前带路,朱慈烺带着岳洋胡宝和东宫亲卫进入潞王府。> 这么多人当然不会一起赴宴,朱慈烺只带胡宝岳洋,一百多亲卫王府另有安排。> 潞王朱常淓按辈分应该是朱慈烺爷爷辈,皇太子是储君,按皇家礼仪他先拜见皇太子,然后皇太子在按辈分给潞王施礼。> 朱慈烺怎么可能去给潞王施礼,他假装不懂将此事直接忽略。> 潞王当然不敢提出让朱慈烺给他施礼,只能假装不懂,带着朱慈烺三人前去赴宴。> 在路上朱慈烺打量潞王朱常淓几眼,只见他年纪在三十岁左右,身体肥胖走路似乎都有些困难。> 朱慈烺很好奇,如此一个大胖子,为何精通乐理和书法,传言是否有误?> 朱常淓,俗称小潞王,字中和,号敬一主人、敬一道人。> 明太祖朱元璋十世孙,潞简王朱翊镠第三子,万历皇帝亲侄。> 万历四十六年袭父潞王爵位,藩国在河南卫辉,在位二十六年。> 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后,流寓杭州。> 清顺治二年六月,弘光政权覆灭后,曾在杭州被明朝大臣推为监国。> 几天后建奴至杭州,遂投降,旋被押解至北京。> 第二年五月,被建奴杀于北京城。卒年四十。> 朱常淓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却是明代杰出的音乐家和书法家。> 他在绘画、音律、书法等方面都有不错的造诣。> 他“善竹石”,如今,卫辉市博物馆还保存着刻有其所画“月外兰”的石碑一块。> 在音律方面,朱常淓有一手绝活儿,他会制琴。> 其亲自设计、制作的琴称为“潞琴”,潞琴制作精良,每一张都有编号。> 在明朝后期,潞琴就十分名贵,崇祯皇帝把潞琴视作珍品,作为赏赐给诸王的礼物。> 朱常淓还深入研究古代音律,写出了一部音律专着《古音正宗》。> 该书由潞王府于崇祯七年刻印,共七册,书中收有朱常淓自己创作的琴曲和古琴曲共50首。> 朱常淓一生下工夫最多的是书法,潞王府保存有大量的他的手书石刻。> 清朝初年,汲县知县把一批朱常淓手书石刻镶于崇圣祠的墙上,使得这批石刻得以保存下来。> 璐王府也是明朝最豪华的王府,据说万历抄家张居正几十万两银子还不够修建璐王府。> 朱慈烺进入璐王府后特别注意观察一番,结果让他心情很是不爽。> 潞王府除兴建官室、亭、台、楼之外,在王府正门外,筑白色三拱桥。> 白色三拱石桥下挖玉带河与护城河东西通,据说上通孟姜女、下连卫河,便于游玩。> 府城东至今汲师,南至贡院街以南,西至经厅胡同,北至皇城后街,建房928间,筑有望京楼、看花楼、煤山、梳妆楼等。> 修建一个藩王府竟然达到百万两银子,卫辉土地有大半属于潞王府,城里商量也达到半数之多,潞王富裕程度可想而知。> 进入潞王府后,朱慈烺不禁暗暗为皇帝老子鸣不平,信王府和潞王府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潞王过得是神仙日子,皇帝老子过的日子和他比简直乞丐不如,还被累成狗,三十多岁两鬓斑白,吃不好睡不好,最后还自挂东南枝,一生没有享受过一天!> 进入宴会厅朱慈烺顿时目瞪口呆,满满一大桌丰盛酒菜足有五十道以上,其中至少有一半他都没有见过。> 大厅里还站着两排衣衫暴露的绝色美女,潞王一挥手,她们立即开始翩翩起舞,薄纱里时隐时现的雪白肌肤差点把朱慈烺眼睛晃花。> 朱慈烺真的有些无语:> “尼玛,这个小爷爷真不是好东西,本宫才八岁好不,竟然让本宫看如此这般歌舞,难道不怕带坏孩子……”> “殿下请坐,为了招待殿下,本王已经倾尽所能,把好吃的全部端上餐桌,殿下请!”> 潞王请朱慈烺坐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