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懵逼的户部尚书(2/3)
手道:>
“陛下,甘肃总兵府情况和陕西类似,如今兵力也已经达到五万人,训练从未懈怠,随时能出战。”>
二人说完,高杰急忙拱手回禀:>
“陛下,榆林兵力虽然不及陕西和甘肃,但总兵力也达到三万之众。不过河套地区乃被蒙古人占领,他们都以骑兵为主,想击败他们很容易,若想一举歼灭,我们三部人马很难办到啊!”>
对高杰的话,陕西副将贺人龙和甘肃总兵刘成虎都很认同,他立即拱手附议:>
“陛下,臣以为高总兵此言有理,臣等请陛下再派些骑兵支援,如果有足够骑兵,三个月必然收复河套地区。”>
以前对建奴时,这三位绝对不敢有如此信心,但现在完全不同了。>
军饷问题解决了,奖赏完全落实到位,加上火器的装备,明军此时已经无敌了。>
无论是护国军还是地方军队,在数量对等的情况下,都是完胜,况且明军兵力已经远超鄂尔多斯部。>
见三位总兵如此有信心,朱慈烺很欣慰,他微笑点头说道:>
“放心,到时朕会派虎豹骑和他们协同作战,虎豹骑统领襄国公曹变蛟为主帅,你们务必全力配合,收复河套后,贺人龙恢复总兵之职,还会获得爵位,你们两位总兵同样如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人急忙起身施礼:>
“多谢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为大明死战!”>
……>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是一年过去,神武皇帝已经十四岁了。>
经过一年平稳发展,大明已经真正进入盛世,这一年里大明版图再次扩大,河套地区一年前已经收复>
大明在东胜设立西部都护府,曹变蛟任西部都护府大都督,朱慈烺此举也是为日后收复乌斯藏和新疆而准备。>
这两年朱慈烺也未,经常在全国各地访查,特别是以前很少去的湖广和川蜀地区,又打掉一批贪官污吏……>
最让朱慈烺满意的,乃是当前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再没有饿死人的情况出现。>
一旦某地发生灾情,全国各地官民同舟共济,纷纷捐钱捐物,并自发前往灾区救灾。>
……>
从太祖登基建立大明以来,大明的税赋就是整个华夏历史上最低的朝代。>
人约四十税一,当初制定这个税赋时,太祖皇帝充分考虑到百姓的切身利益。>
他本身就是穷苦百姓出生,当时父母哥哥都被饿死,他自己也是为了不被饿死出家当和尚。>
朱慈烺穿越以来,为了减轻百姓负担,灾区百姓直接免税三年分文不收,还会拨粮救灾。>
期间大明国库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当然其中皇家集团贡献也不能忽视。>
神武四年三月,朱慈烺刚从湖广回来,近侍太监进来禀告:>
“陛下,户部尚书求见!”>
“让他进来。”>
“遵旨”>
正想找户部尚书问问国库情况,户部尚书左懋庚就自己送上门!>
左懋庚站在殿外,看到小太监出来,急忙上前问道:>
“公公,皇上怎么说?”>
小太监对左懋庚拱手笑道:>
“左大人,陛下召见!”>
左懋庚对小太监拱拱手,迈步进入乾清宫,看到皇上大马金刀坐在龙椅上,他急忙上前躬身施礼:>
“微臣,参见陛下。”>
朱慈烺微微一笑道:>
“免礼平身,朕刚想找你,先说说你找朕有何事?”>
左懋庚不敢平身,跪爬几步来到朱慈烺面前,将手中账本高高举过头顶,低声说道:>
“陛下,户部把去年大明的税赋统计出来了,可是数目相差悬殊,微臣实在检查不出错在哪里,请陛下责罚……”>
朱慈烺当时被左懋庚这个举动搞的有些懵逼,立即接过户部统计账本观看,一看之下,不禁大喜,起身扶起左懋庚说道:>
“税收大幅增加,这是好事呀,爱卿说说哪里不对?”>
左懋庚无奈摇摇头,再次躬身回禀:>
“陛下呀,数目相差太大,我大明一年税收到库最多四百万两银子,可是,您看看这数目整整相差十倍。>
并且还是在部分地区免税的情况下,这绝对不可能,若陛下向微臣要银子时,微臣连五百两都无法拿出,岂不是死罪。”>
……>
原来所有税赋到账之后,神武三年大明国库的税收,居然达到四千三百多万两白银,这是整个明朝历史上从未达到的数字。>
百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