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54/www.zz55.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54/www.zz55.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455章 永平暗流_ 明末最强钉子户- 三五中文网
第455章 永平暗流(2/3)
的贼匪山寨也被青牙军剿灭。 整个永平府内的贼匪祸患,彻底灰飞烟灭。 而北面的建虏刚刚遭受了打击,寻常百姓都能看出来,就算青牙军保持着现在的战力人数,不再增加。 这几年,北面的建虏也不会有南下的胆量。 这般幸福的日子,如何不让人想着热闹一番。 于是从正月初开始,各地就是舞龙舞凤,好不热闹。 热闹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后。 春耕前的准备又要开始了。 因为新掌管了宁远、前屯卫等多处地方。 这开垦田地的数量又要增加,各屯堡内的官员和百姓,为此都在摩拳擦掌大干一场。 放在往年,各屯堡内的官员和百姓,哪会去想着屯田。 这山海关北边就是建虏。 每到秋冬季节,建虏就会南犯。 开垦新田地不说会被建虏抢走粮食,就怕新增开垦田地的粮税都交不上。 但是今年与以往不一样了。 在镇国将军治下开垦田地,不仅可以免征第一年粮税,第二年第三年粮税也有减半。 并且,还有耕牛农具租用,以及购买种子等优惠。 一时间,许多百姓又从关内涌入关外,纷纷想要在温越的治下开垦田地,谋得未来之保障。 对想要进入自己治下的百姓。 温越自然是来者不拒,只要通过严格审查,都可以放入关外。 但这对关内的官员士绅们来说,简直就是难以接受的。 尤其是永平府内的官员士绅。 前几年还好,由关内涌入关外的百姓虽然也有,但总体数量不多。 可是从去年,温越携着大胜声望回归后。 减少了建虏之患,又有开垦田地等诸多好处,他们治下的百姓越来越少,纷纷逃入山海关外。 这让永平府治下的百姓数量骤减,已经威胁到他们官员士绅的利益了。 明末时期,是个特殊的时期。 上到文武百官,藩王太监,下到举人秀才,无不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各种矿山盐山资源,再不次的就是开设店铺,贩卖信息和资源。 对这些人来说。 偷税漏税乃是理所应当之事。 毕竟,税收是从哪里来,还不是从他们占据的财富当中来。 哪有自己收取自己财富的道理? 为了保住自己的财富,他们提出了多种话语来论证,自己财富就是自己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末清初顾炎武等人的“虚君论”。 这已经有了君主立宪制的影子。 虽然,温越对顾炎武等人抗清的行为,大家赞同,知道他们也算是忠义之士。 但对君主立宪制在华夏实施的方法,并不认同。 “虚君论”的基本思想,并不是后世的人民当家作主。 而是皇帝一边去,这天下的利益苍生该给士子大夫来拿。 有点像是“天下由皇帝和士大夫共治之”的极端。 没错。 这种君主立宪制是根据大明状况,所提出的,也是随着大明不断发展而出现的。 但不意味着,它出现,就表示它是对的。 从大明中期开始,尤其是经过了万历不管事情的那段时间。 皇权对县乡一级的影响力,已经下到了低点。 皇权大大削弱,各种事务已经由各级官员和士绅共同处理。 但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土地兼并更加严重,国家九成以上的财富都被官员士绅占据。 而又逢乱世,建虏崛起,各地贼匪猖獗。 这又有财政支出的需求。 但占据财富的官员士绅还有各商人都不愿意交税。 那该如何是好? 只能让暂居余下一成财富的自耕农,来负担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税收。 所以,明国的灭亡是必然的。 富者免税,贫者交税,国家陷入了恶性循环。 对于永平府的官员士绅来说。 以往他们治下,虽然有着许多贼匪,治下不安定,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并不稳定。 但治下的人口数量不少。 即便有百姓跑了逃了,成为了流民。 各官员士绅用来耕种,开矿的百姓,还有许多,不怕没人干活。 而如今。 北边的温越,新建了数量不少的屯堡,又要开垦田地,免征一年税收,还有诸多优惠。 这些官员士绅治下的佃户们又不傻。 加上关内关外,就只有一道关墙之隔,距离这么近,他们知道的信息也多。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 佃户们不用怎么思考,就知道哪一边对自己更加有利。 相比于累死累活,也只能勉强混个温饱。 北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