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54/www.zz55.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54/www.zz55.org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538章 长岭山防线(二)_ 明末最强钉子户- 三五中文网
第538章 长岭山防线(二)(2/3)
至极而倒下。 这些陷阱的设计毫无规律可循,它们在不同坡地上呈现出曲折的“之”字形分布,使得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 若试图用盾车作为掩护推进,只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左右为难。 除非耗费巨大力气挖掘无数矮墙、填平大量壕沟,否则根本无法逼近前方阵地。 面对这些伪装精妙、令人心生畏惧的壕沟以及其下尖锐的木刺,好些个将领都是心惊胆跳。 然而,如果整个山坡都布满了陷阱壕沟,那么不仅敌军难以攻入,己方也将难以出击。 这与青牙军坚守中寻求反击的战略原则相悖。 因此,在长岭山的东南和东北方向,特意留下了五条宽敞的道路供通行。 这十条通道宽度约为二十步,从山脚直通至山腰,途中无任何阻碍。 既便于敌军进攻,又会使他们在通道上拥挤成群,成为火铳手们的理想射击目标。 这样既能以较少的兵力进行防守,又能取得最大的战斗效果。 同时,青牙军若要发起反击,也能通过这些通道迅速出击。 这是在前面一些的布局。 当众人再走了一些路后,眼前的地势突然变得陡峭起来。 显然,这段山坡经过人为改变,沿着山体,被削成了倾斜的坡面。 在倾斜的地面上,一道矮墙立着。 它的高度仅及战士们的胸膛,但其坚固程度却不容小觑。 墙后的士兵们得以借助这堵墙作为掩体,向前方目标发射箭矢或铅弹。 实际上,这道矮墙连同斜坡一起,总高度达到了两丈。 墙的前方是一条深深的壕沟,而在它之前,还有两道较小的壕沟环绕。 那条大壕沟深达一丈,宽度亦是一丈; 小壕沟则深半丈,宽亦半丈。 壕沟底部布满了锋利的木桩,这些木桩的尖端经过火烤,变得坚硬无比。 这三道壕沟之间相隔两步。 中间的平地上布满了如狼牙般尖锐的拒马和鹿砦。 它们上面的倒刺仿佛随时准备噬人鲜血。 前几天,温越提到每一组三道矮墙和壕沟构成一道防线。 每当建虏攻击其中一道矮墙时,就会遭到来自上方和下方的三重火力猛烈打击。 当时,众人对此还不太理解。 然而此刻,他们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不禁感到震惊。 耳闻不如一见,只有亲眼所见,才能真正体会到温越所言不虚啊。 亲眼所见的震撼远胜于空洞的话语。 就在那道矮墙不远处,又有一道斜坡,斜坡上建有另一堵墙。 接着又是斜坡,又是矮墙。 这三道矮墙顺着坡势,一道比一道高,层层叠叠地立在众人面前。 望着这三道斜坡和矮墙。 众人终于明白了温越口中所谓的“立体式火力铺盖”的真正含义。 此刻,青牙军的辎重营已进驻长岭山。 他们的队伍整齐划一,显得异常精干和坚韧。 这样的战士无疑是不畏生死、战斗到底的勇士。 他们中的火铳手握着厚重且精良的火铳,想象着他们从三道矮墙上同时开火的场景,众人无不感到一阵寒意。 可以预见,即使己方率领军队发起进攻。 首先也会将注意力集中在第一道矮墙上,以应对墙后士兵的反击。 然而,进攻者绝对不会想到的是,头顶上还有两道矮墙上的士兵,正冷酷地瞄准着他们,用那些犀利的火铳从上方锁定目标。 这种局面下,既要防备下方又要警惕上方,实在是难以兼顾。 再加上时不时投掷下来的万人敌或毒烟瓶…… 光是想象就足以令人胆寒。 众人不禁赞叹,眼前的防御布局看似简单,但深入思考后便能发现其卓越之处。 在场的一些官员将领中,有些人自认为在守寨防御方面颇有心得,但与眼前的防御体系相比,他们的策略显然不止逊色了一点。 看来前日温越的说法还是过于保守了。 仅仅攻破这三道矮墙,建虏怕是要损伤三四万吧。 除了矮墙和斜坡外。 空出来的通道也是一处致命陷阱。 这条些通道,仿佛是潜伏着张开巨口的黑暗生物。 两侧的凸起墙壁如同护卫般屹立。 不难想象,一旦建虏试图从这里侵袭,他们将不得不直面来自两端的火力夹击。 再加上火炮轰击,绝对会使这里成为一片吞噬生命的死亡地带。 而令人瞩目的是,那些凸出的墙面尖锐无比,甚至连一丝可供躲避的死角都不存在。 放眼望去,前方的一系列矮墙错落有致,宛如一幅精巧的齿轮图谱。 这与传统的大明城池防线,截然不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